? ? 當我合上第三本關于正面管教的書《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真的就是那種迫不急待要去分享要去實踐的沖動充溢在我的心中,讓我想要一吐為快。
? 一.轉變思維方式
? ?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里,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為了讓孩子們做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讓他們感覺更糟"?雖然做老師多年,但是從來沒想過我對學生的態度有什么不對。因為從我自己接受的教育,到我現在在學校進行的教育,都是在做獎勵與懲罰的工作,我們堅信講道理,及時的表揚必要的懲罰,甚至于請家長配合就是教育。
? ? 正面管教讓我意識到,以獎勵與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控制學生。而事實證明,我們每天以教育的名義做著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做的更好必須先讓他們感覺更糟"多少年來我們的獎勵和懲罰好像是解決了學生表現出來的行為不良。事實上從長遠來看,他會使孩子喪失信心,更多的在意外界的評價與刺激,而沒有學會要面對社會的必要感知力和技能。 正面管教讓我們知道要發現學生不良表現背后的需要。讓學生通過學校和老師獲得自信,因為只有孩子對未來滿懷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為可能。
二,要鼓勵不是表揚
? ? ? 鼓勵,里正面管教的理念的基礎。鼓勵是給孩子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么回應的感知力。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曰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可以簡單到是一個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的更好的一個擁抱。鼓勵是讓學生知道,他們做了什么與他們是怎樣的人不是一回事。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獨特之處而受到不加評判的珍惜。而贊揚,笑臉,獎勵卡,這些也可以是好玩的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于外在的他人的評價。因為我們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或觀點。應該教會孩子把犯錯當成學習的大好時機。因此本書讓我們理解要相信一個行為不良的學生,就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學生,當學生們相信自己沒有歸屬時,他們通常去因為要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而表現出讓我們覺得不能接受的不良行為。而當我們認識到那些不良行為背后的目的時我們就不會簡單粗暴的制止,懲罰,而是能夠解析孩子不良行為的密碼,并把他轉化為積極的行為,那就是給孩子以能賦予他們力量的回應-一鼓勵!
? ? ? 三、專注于解決方案
? ? ? 如果我們用?冰山來比喻人類的行為,那么多數管教方法處理的只是冰山位于水面之上的部分,你能看到的部分,即學生的行為。而正面管教既處理冰山位于水面上的部分,又處理其位于水下的部分。它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工具3R1H:(相關,尊重,合理,有幫助)即關注于問題解決的方法,而不是關注于對問題的懲罰。我們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要牢記,問題是什么?解決辦法是什么?而不是讓孩子"先受傷再變好"。那么怎么做呢?書中也為我們提供了好的方法:1.積極的暫停(對忽然出現的問題,走開,做其他事情,以便冷靜)2.以尊重的方式把問題談開,告訴對方你的感受,讓他知道你不喜歡剛才發生的事情。再聽一聽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歡什么?一起商量怎么解決。如果沒辦法解決,可以求助于班會共同想辦法。總的來說關注于解決問題能夠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樣恰當的回應問題和感受。教給他們當成年人不在身邊時有用的人生技能,幫助他們感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從而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
四,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 ? 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和善而堅定的對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贏了孩子是讓孩子成為失敗者,而贏得孩子意味著獲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怎樣贏得孩子書中也教給我們方法:1.關愛,在你能觸及頭腦前,先觸及心靈。2.傾聽,確保把關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們。3.欣賞,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自己。4.改善而不是完美,當老師鼓勵改善,而不是完美,學生們知道老師關心他們。5.溝通,少說多做,學習聽,學會用我句式表達感受。
? ? 總之《正面管教》讓我愿意學習克制自己深入骨髓的傳統教育的"本能"克制自己易怒的脾氣,努力把自己修煉成為一個更理性更溫和的好媽媽,好老師。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解決矛盾的好辦法,我相信正面管教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