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相對完美主義者,我最大的障礙或許就是拖延了,老是希望準備的超級充分再去做,覺得這樣效率會更高,結果會更好,但實際上經過血淋淋的教訓會發現,所謂完美的準備導致的是超級的差勁,因為一點都沒有做,拖著拖著就過去了,還不如馬上就去做一點。
一、為什么老是想要準備的多點
這個其實是源于人性,人都是希望得到獎勵,不希望得到懲罰,希望成功,不希望失敗,而準備可以暫時保證這個結果。
盡可能的準備可以讓自己的資源更為充分,至少表面覺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一直準備其實就代表著沒有行動,沒有行動當然就不會失敗,這個就是背后的原理,通過不斷的準備可以回避那種不好的感覺,獲得暫時舒服的感覺!
二、一直準備的危害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回避只能獲得暫時的舒適,最終還是要面對,而不停的準備導致的是一個個的小事都沒有做,最終可能需要處理更為麻煩的問題,那個時候不舒服的感覺會更為強烈,所以從整體的結果上來說是不劃算的!
其次,這種思維會培養成自己回避現實的性格,不斷的處于困境之中,而又選擇欺騙自己,最終導致整體的失敗;
另外一個層面,準備不可能是完美的,所謂完美的準備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邊走邊調整比所謂的最開始完美計劃會更為靠譜一些,無常一直都在,接納這個真相,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才是真的!
三、應該如何改變這個情況
1.接納準備不可能是完美的,準備的再久也會有不確定存在,在行動中調整更為現實;
2.接納成長總要經歷短暫不舒服的過程,暫時的回避解決不了什么問題,只能讓自己承受更大的苦痛,所以不妨淡然面對,處理一個一個的小事;
3.深刻的思維:千里之路始于足下。再高遠的目標也需要一步步的去走,想的飛了天有時還不如走的那一步;
4.未知一直存在:現在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的準備還趕不上變化,所以不妨少一點準備,多一點行動,隨機應變會更為明智一些;
5.從當下可以做好的一點點開始:如果對大局有困惑,那么也不必過于著急,走好眼前的這一步,很多事情慢慢就會清晰的,多給自己留點時間吧!
6.我選擇,我承受:培養積極的思維,不要老是回避,幸福來自于心態上的接納,知足常樂,在因上做必要的努力,結果隨緣,這樣會過得輕松快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