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鐵拳(2017,中國)
導演:宋陽;張吃魚
主演:艾倫;馬麗;田雨;沈騰
個人推薦指數(shù):7.4/10
這兩年開心麻花對于華語電影,尤其是喜劇類型片的貢獻,不用小覷。從兩年前的口碑爆棚,逆襲《港囧》的《夏洛特煩惱》再到去年同樣也是人氣口碑雙豐收的《驢得水》,開心麻花在今年獻出的《羞羞的鐵拳》,也是來勢洶洶。上映三天,已經(jīng)獲得了近五億的票房,并且根據(jù)專業(yè)分析最終票房會落在11億至13億這個區(qū)間。
那么,今天就聊聊這最新一部的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一部讓人笑出聲的電影,背后又有哪些耐人尋味的地方。
華語喜劇片,是戴著鐐銬的狂歡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拍喜劇電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觀眾就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喜劇片的效果如何,最重要的就是看平民老百姓看完之后買不買賬。這件事情可就比要獲得專家贊揚要難得多了,畢竟在當下如果導演背后有個實力雄厚的老丈人,任你多資深多有排面的專家也都要乖乖地給我背書。但喜劇不一樣,觀眾們就像是會拆穿皇帝沒穿衣服的耿直boy。
而我國很多觀眾,更是如此。因為追求所謂的政治正確,往往有矯枉過正的態(tài)勢,把一個不經(jīng)意的小點抓著不放。這就像《笑之大學》里面的審查官,對于喜劇劇本的包袱都要嚴格審核,不能夠有任何敏感意向或者不良動向。不過《笑之大學》的審查官最終也找到了喜劇的真滴和精髓,但對于打字不需要負責任的網(wǎng)友們,喜劇必須要做到“政治正確”。
相信喜歡看脫口秀的人一定知道,黃段子和政治梗是脫口秀的生命。這一個定律對于喜劇電影也是成立的,如何能夠把成人段子說得輕松而不猥瑣,契合而不尷尬就是喜劇水平高低立斷的標準了。而在中國的喜劇片,多了黃段子過不了審核;加了意識形態(tài)的調(diào)侃就拿不到龍標不說,還說不定要請去喝茶;要是調(diào)侃了不同省份、或者少數(shù)民族同胞,又要被扣上很多帽子。平日里大家口中“相愛相殺”的臺詞,用在電影中就顯得十惡不赦。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敏感,但還是那句話,在一個打字不用負責的時代,大家都可以用偏激惡言毀掉一部電影。
而在這種戴著鐐銬創(chuàng)作表演的情況下,《羞羞的鐵拳》也讓人感到一絲絲感動。
關(guān)于電影的卡司、劇情和音樂
電影其實本身是一個很完整的敘事結(jié)構(gòu),講述的就是復仇和自我救贖的一個過程。標準的起承轉(zhuǎn)合,三段式:第一段講述了男女主角的互換身份,遇到了危機,小打小鬧之后決定一起向惡勢力復仇;第二段講述了兩人在山中學習拳術(shù),過程中互相理解互相扶持,拳術(shù)也得到精進;第三段就是最終向反派復仇,中間有些內(nèi)部小摩擦,但最終還是戰(zhàn)勝了惡勢力。
這樣一個標準的喜劇片的敘事結(jié)構(gòu),要想拍得好,就一定要認真考慮如何去用有用的部分填充骨架之間的空白處。而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演員了,開心麻花的演員不得不說都很努力,大家都有認真地去表演。我們能看到扮演男神女心的艾倫并沒有讓人失望,娘里娘氣的感覺不會讓人油膩,反而還有一些時刻讓我覺得很帥。而馬麗的演技更是好了太多,經(jīng)典的笑聲讓人有著聽覺上的完美沖擊,而且她的表演狀態(tài)真的太好了,就算是有些尷尬的戲份也能夠良好消化。而其他配角也是不錯,黃金配角田雨的演技完全符合電影的節(jié)奏,就連原本看上去賤賤的沈騰因為這次的分量不多,居然還有一絲絲可愛的感覺。
而電影的包袱和梗說實話,沒有夏洛特來得那么密集和好笑。這一點我覺得沒有什么好失望的,畢竟我們看的是電影而不是網(wǎng)絡(luò)段子集錦。看電影要的是整體的體驗,段子如果只是為了搞笑而胡亂堆砌,就像身體各部分不能夠有機配合,只會變成癱瘓的巨嬰。而且這次電影里面的段子很多都是很平常的鋪墊,“開車”和其他不方便直說的梗幾乎沒有,這也會影響電影的直接笑果。不過電影其實很多細節(jié)的笑點如果再仔細打磨一番,會顯得更精致。其實開心麻花能夠像伍迪艾倫那種類型轉(zhuǎn)變的話,其實也也是不錯的思路。
電影的音樂也是支撐了電影效果的重要法器,其中最有印象的還是衣濕樂隊的插曲——《從前有座山》。這首川味十足的插曲,是配合艾倫、馬麗兩人在山中和龍傲天對峙時使用的。整個音樂從風格、節(jié)奏再到歌詞都和電影十分同步,讓電影的節(jié)奏能夠快起來。同樣,像《好運來》、《世間始終你好》這些歌曲,也是笑料十足。音樂對于喜劇電影太重要了,再加上《羞羞的鐵拳》還是講述勵志的主題,沒有音樂怎么可能會讓人有情緒調(diào)動。
爆笑的背后,卻是喜劇的憂傷
今天看電影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大姐常常發(fā)出杠鈴般的笑聲,即便是那種我看了面無表情的笑點。不過在她的笑點背后,我卻看到的是喜劇的憂傷。
近些年雖然華語電影市場長勢喜人,而且不同類型片也都有了嘗試,但是在喜劇片的范疇卻還是略顯尷尬。當年爆紅的《瘋狂的石頭》雖然片子不錯,但是和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太相似了惹了眾多非議;之后徐崢導演的公路系列喜劇片雖然人氣不差,但是情懷和無休止地成人梗也的確容易讓人審美疲勞;而趙本山第53名弟子的作品,靠著各路大咖客串,似乎電影的本身失去了故事性也變得不是什么大事了,十億大導演的稱號也是唾手可得。
我在想,或許是大姐因為長期只能在那些粗制濫造的喜劇電影中找樂子,所以開心麻花的舞臺劇搬到大銀幕之后,會對這樣略顯高級的電影有著無限的感激吧。所以,唯有笑聲以表心意。不過這樣的爆笑背后,不就正是對于當下優(yōu)秀喜劇電影缺少的傷疤揭露啊。
開心麻花畢竟是舞臺劇出身的,這和電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終究不是一模一樣的。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專注于喜劇電影本身創(chuàng)作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這絕非對于舞臺劇改編電影的否定,畢竟國內(nèi)外也有很多的優(yōu)秀作品和演員都是從話劇類轉(zhuǎn)變過來的。但是我們更應要百花齊放,而不是僅僅只是靠話劇來救濟喜劇片。
關(guān)于電影的細節(jié)沒有說太多,主要因為這部電影還在熱映,不想要大家看完影評之后就對于電影的興趣沒有了。尤其喜劇片的包袱如果提前被抖了出來,這種行為太過惡劣了,嚴重會影響觀感。
不過電影整體上完成度要比《夏洛特煩惱》要好不少,角色的設(shè)定也沒有了那么多“非議”,相信這也是拜諸多鍵盤道德俠所賜。至于好壞,不予評價。
只希望喜劇電影能夠越來越多,在形式上面也能夠越來越創(chuàng)新。不要老是抱著老本去啃,這樣最終只會輸?shù)粽麄€世界。
最后,還是希望電影票房能夠大賣,開心麻花也能夠拍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