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影《匆匆那年》的感觸,就像喑啞的琴弦彈奏出的驪歌,五味雜陳,難以言喻。
故事的開始,是一段青澀而純粹的感情。陽光、粉筆、風的氣息、堆滿資料的課桌、永不間歇的蟬鳴,是屬于每個人中學時代共同的記憶。
“后來我才知道,在她回眸的那一瞬間,我喜歡上了她。”男主角在回憶中如是說。在那個逝去的年代里,他們羞澀而敏感,以為遇到一個人就是一輩子,不懂此岸彼岸,流年匆匆,反穿校服的少年曾向少女真誠地許下永遠一起的誓言。
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畫面,畢業聚會的那天,陳尋忘情地唱:“我愛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堅固的信仰。”醉了酒的方茴緊緊抱著他,一遍遍地絮語,我愛你,我愛你……
“我們會永遠在一起嗎?”“會。”“會結婚嗎?”“會。”“會有孩子嗎?”“會……”
我想,誓言之美,不在于它能敵過世事無常,而在于今生今世,有那么一個時刻,我們曾經相信它能。
就像后來,渴望高飛的男孩還是離開了深深眷戀的陸地,遇見了陪他飛向遠方的鳥。感情的世界里從來分不清對錯,充滿悖論,不可捉摸。當年刻下的諾言還在,只是樹下卻只剩孤影徘徊。世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匆匆錯過,最是傷懷。原來天長地久,只是誤會一場。
很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少男少女已脫去稚嫩,走向不同的人生。趙燁的婚禮上,舊友重逢,談天說地,聊著都好風趣。從國外歸來的喬燃問起:“你還記得方茴么?”陳尋微笑:“記得。”可是我清楚地看到,那個笑容有多牽強。
怎么會不記得呢,從那個夜晚,“方茴”這個名字就成為他心上永遠的痛。他曾經回到初遇的地方,教室空無一人,當初那個踩在凳子上畫黑板報的女孩子早已不知去向,球場上落日的余暉投影在他滄桑落寞的臉上,他想起多年前自己最酷的那次比賽,多想就從那里,重新開始。
曾經我們無比想用一生來守護的人,最終卻往往與我們匆匆走散。當我們可以毫無保留愛一個人的時候,年輕得不懂珍惜,等到成熟了,不會犯錯了,卻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勇氣。年少輕狂,一句年少輕狂,飽含了多少喟嘆與辛酸。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夜已深,月光如水般漫進窗戶,似乎要把一層層記憶漂洗得發白,而耳機里,王菲用她一貫蒼涼的聲線唱道:“我們要互相虧欠,要不然憑何懷緬。”
var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