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農夫與蛇的現實版本,耗時長達一年,讓我極為寒心:
一年前,劉鑫和江歌去日本留學,由于兩人同為青島人,曾經是舍友,所以關系非常地好。
當時劉鑫在鬧分手,為了幫助劉鑫躲避前任陳世峰的騷擾威脅,江歌讓她住在自己的公寓,并勸她趕緊報警。可劉鑫害怕暫住是違法的影響到自己,便拒絕了。
后來,陳世峰一路跟蹤外出的劉鑫。劉鑫很害怕,卻不報警,江歌為了保護閨蜜讓劉鑫進房間自己與他理論卻被陳世峰連捅10五刀,倒在了血泊里。而劉鑫在門內安然無恙,兩人自此陰陽兩隔。
案發地現場,期間,江歌曾大聲呼救,連隔壁的日本鄰居都聽到了。眼見劉鑫一直不開門,江歌甚至改為用日語求救......最后一刻,她喊的話是,媽媽。看到這里我不寒而栗,善良的孩子,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就沒感悟到唯有親情才是你在這個世界永不坍塌的依靠!
整個生死掙扎的過程,她的好“閨蜜”劉鑫在屋子里,安然無恙。
劉鑫,與保護自己的朋友一門之隔卻枉顧朋友生死,事件發生后逃避、撒謊、推卸責任,最終迫于輿論壓力才發聲。
作為整個事件的唯一的目擊證人,劉鑫卻一直撇開這個事情,江歌去世后,就連在她葬禮上劉鑫也沒有出現,江歌媽媽一直和她聯系想要見她一面當面問清楚是怎么回事,而她一直都是避而不見,還出口傷人“你再出這種新聞,我就停止協助警察!
對善良的肆意踐踏,就是對人性的徹底顛覆。
江歌媽媽就這么苦苦找了半年,實在沒辦法了,她把劉鑫一家的個人信息曝光了出來。當天劉鑫就發來了微信:“給你一天時間撤回信息,你不撤回,我死了也不會去作證!
江媽媽:江歌是因為什么被殺害的!
劉媽媽:“她命短了!她不是為了俺閨女!”
世間最悲涼、最卑劣的人性,莫過于此。江歌曾收留劉鑫,并用自己的命挽救了她,現在卻被人詛咒命短,原來善良就活該去死嗎?都是第一次做人,到底是憑什么?
在所謂的自我保護欲望下,人性是多么的丑陋。
他們一家人對待這個事情的態度就是,逃避,就是覺得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名譽比別人的鮮活的生命還重要。
人性的自私、冷漠、以及對他人生命的褻瀆讓人心寒。
被踐踏得一無是處的善良,難道善良的人就活該被欺負嗎?
劉鑫一家人喪盡天良、泯滅人性,每個人都恨不得將其敲骨吸髓、食肉寢皮。看完與事件相關的所有視頻,看著江歌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也感到痛心疾首。
她不敢承認,是自己阻止江歌報案,將危險分擔給了本該毫無關系的閨蜜。
推卸責任,是人的本能。
推卸得如此干凈,以至于命案沒過多久就能心情愉快地開始自己的新人生,則是人性的丑惡。
你很難不對這樣一個極端自私的人心生反感。
好人就應該被欺負,好人就沒有好報嗎?不,善良不應該,也絕不是這樣的結果。這世上所有的善良,都應該被好好珍惜,都應該有所回應。
劉鑫前后一直在顛倒黑白,讓我突然想起《白夜行》的一句書評:“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令人寒心之至的不僅有冷漠的劉鑫一家,還有貌似吃太多人血饅頭的網民,看看他們的評論!
“這就是去日本的報應,自作孽不可活。”
“死得大快人心,明知日本是個不純潔的地方還去,去日本旅游和留學的人,一點民族氣節也沒有。”
中國青年網曾報道過一則新聞,25歲的成都女孩在悉尼遇害,被脫光衣服拋海里,底下的評論同樣讓人不寒而栗:
“中國那么大,非要去外國?咱們國家不好嗎,沒有戰爭,沒有讓你挨餓,有家有好的環境,人生在世你還想要什么呢?”
“嘗過黑人大雞雞后爽死了,一看就是那種官二代富二代的子女,活該被強奸拋尸。”
“木耳都爛了,還能說什么,不死也是白給外國人操的婊子。”
實在讓人難以置信,身為同胞,竟有人把這種齷齪的字眼用在一個年輕女孩子身上。明明是一個悲劇,只是因為在國外留學,卻被這樣惡意揣測,肆意侮辱謾罵。
無辜女孩在日本被殺害,為女兒討還公道的母親,卻成了祥林嫂;百歲老人去日本旅游,是忘記了歷史,愧對祖宗;花季少女被拋尸海里,怪她穿得暴露,罪有應得。
人性的卑劣到底有多可怕,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總有這樣一些網絡暴民,看到美女開著豪車,就覺得她是被包養的二奶,或者她的父母貪贓枉法取了不義之財。腦子人人有可那些曲意不惜以最壞惡意揣測他人的惡人卻沒有。
暴民會覺得有錢人的錢都是靠坑蒙拐騙來的,自己沒錢,是因為安守本分。自己要是去做的話,也一定會變成有錢人。
他們通過貶低別人來進行自我保護,通過唾罵假想敵,來排解自身在現實中的無能。
如果你把證據擺在他們面前,告訴他們有錢人的錢都是合法合理,靠自己努力得來的,而你貧窮是因為愚蠢無能,他們很有可能轉變成反社會人格,誘發心理障礙。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興榮辱”,隨著社會階層的分裂,階級日益固化,貧富懸殊造成的社會矛盾和心理失衡日益嚴重,仇官仇富的心理每天發生,底層對上層各種悲劇的同情心趨于減少。
暴民通過道德綁架去奪取資源,通過仇恨、評價別人來獲得肯定。
他們一邊對億萬富翁只捐了幾百萬口誅筆伐,一邊又對那些付出了99%努力但是最終失敗了的人評頭論足,但是自己卻一步都不邁。
他們在輿論上褒獎好人、善良的人,背地里卻把那些人當傻子。他們不敢得罪壞人,而選擇得罪好人,找軟柿子捏。面對罪惡,從來都只會紙上談兵,群情激昂,真要付出行動,個個面面相覷,當宿頭烏龜。
這個世界上,最令人難堪的往往不是大奸大惡之徒,而是平庸之惡。他們有損人不利己的出發點,構思精巧的謊言,軟刀子殺人的歹毒心機。
這些口舌歹毒的只會站在旁觀立場懷抱好奇心的以種種最壞想象來圍觀這件事始末的人,也不比道德點低谷的劉鑫高尚到那里。
你的善良,永遠暖不化一顆惡魔的心,也挽救不了愚蠢的人。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作惡的心,哪怕她是一個可憐人!
地獄坦蕩蕩,惡魔在人家。希望逝者安息,希望每一個都以此為戒,不要濫用自己的善良,離那些看起來像可憐人的人遠一些,別讓自己的同情和善良,成為對方傷害自己的兇器。生活中,想要保全自己,就需要離“假可憐”人遠一點。
有界限的善良才更是生活的智慧。
你的善良須帶些鋒芒,這個概念同樣適合于婚姻,職場。
即便是涂著紅唇,亦應記得背上一把劍。如此,我們才能在人生這兇險江湖里,凌厲清醒地傲然行走。
“在現實這個魔幻主義大片里,你永遠要向著這個世界露出獠牙,用利爪撕開這虛偽的天空”。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另外做好人那么難,為什么我們還要做好人,因為我不想把這個社會讓給我所鄙視的那些人,讓那些缺失良心、喪失底線的人最后活得瀟灑自如,卻讓為善的人最后成為受害者。
幾年以來,我們可以輕輕楚楚看到人們的道德閾值在不斷放低。
從先人的“舍生取義”倒退到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從小時候的助人為樂倒退到別多管閑事。
我們的臨界點從懦弱到自私再到麻木不仁,終于剩下的僅僅是“不為惡”就夠了。
彭宇案已經讓我們意識到要保持冷漠,但形態放大后的“江歌案”卻讓我們能發現:被救者已經不是扶不起的路人,而是你自己的好友也不要出手相助。造成的后果也不是一點點錢的事情,而是被救者會對救人者倒戈相向。人性的自私、冷漠、以及對他人生命的褻瀆讓人心寒。
我們看到,麻木不仁在向邪惡做出轉化。那種有預謀的冷漠不僅不是懦弱,反倒像是一種畸形的勇敢:放棄人之為人的尊嚴和善念。
我一直反感中國人“痛打落水狗”的傳統,但這一次我卻想站在網絡暴力的那邊。因為大家在聲討劉鑫的同時,似乎都在保衛著自己內心深處的良知,對抗著一種大恐怖——只想告訴自己:當生命中邂逅他人的善意,不要視之理所當然;當與惡正面交鋒,也不要輕易做那個扔石頭的人。
因為比起扔石頭,點亮心中的善良之燈也許更重要。
這世道如此險惡,有人可以挺身而出,那是江歌;這社會太多薄涼,仍有媒體去挖掘真相,那是良知;這人心有太多奸詐,需要你我去遏制,那是熱心!
沒有了信任的人間,就是地獄。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會改變你的世界。不要因為一些無恥的人而丟棄了自己的初心!
不因人心涼薄而放棄善良,也不因人言可畏而拋棄公德!無論遇到什么,還是要選擇繼續善良,才能讓我們的靈魂有地方安放。
我們是一些“吃瓜群眾”,但是我們也希望這個社會是公平的,這個社會是有道德感的,如果人人都自私到沒有了良知,沒有是非觀,不知道作為一個人的善是何物的話,那么這個社會就會逐漸成為一個惡的社會.....
即使你有金錢,即使你有美滿的人生,也會被這個社會惡錘的細碎。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
我們期待公正,我們維護正義。
我們不允許一個善良的生命無辜的離開,也不會讓一個惡念放任自流!
最高級的成功,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最高級的愛,是為我們的孩子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來吧,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也許這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沒關系,我們可以等。
只要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好,這份努力和等待就是值得的。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肯定地告訴孩子:
看到摔倒的老人就去扶起他;
看到別人迷路了就去幫他;
看到乞丐可以放心施舍;
……
我希望每一份善良都值得期待。
我希望每一份善良都不會被辜負。
我希望我們不辜負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