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春潮》,講的是中國家庭的母女關系。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外婆我媽以及我。
今天我說我很認可中國的90后,其實不止認可,還羨慕。因為他們的父母大多是70后,而我的父母是60后,出生成長于什么資源也沒有的貧困年代,導致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和對世界的認知都很有限。
本來我爸是讀了不少書,但他的性格不太好,偏執、過激,也總愛傷害家里人。如果社會或者別人欺負了你,那你是不是應該對別人生氣,而不是回家欺辱家人呢?很遺憾,我爸就是那種會把氣撒在家人身上的人,而且十分明顯。所以盡管他在同時代人里面算是知識分子,但知識對他的人生并沒有起到多大的積極作用。
我媽是她那邊家庭的長女,沒有上過學,10歲就開始出工勞動。據說那年我外公割了甲腫腺,不能勞動,家里沒人干活,我大舅又不干活的,要讀書,只能讓我媽不讀書了,再說外公外婆都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
以前的人都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到底有沒有用呢。我先說說我外婆的結果吧。主要是我對我外婆認識不多,感情也不是太深。她總認為我是外甥女,是外家人。小時候我去她家,她有什么事或者重要的東西,都要背著我,只偷偷地和我表妹說。實在是有太多次了,被我當場撞見的就有好幾次。我每次去,她雖然也做飯給我吃,但對我并不是很熱情。和我說話的內容,也不是關心我噓寒問暖或者學業成績,而是明里暗里向我打聽八卦,關于我爸家這邊的人和事的八卦,比如我奶奶的事,我大伯家二伯家的事。問他們的家庭發展,末了來一句:怎么你大伯二伯就那么有錢,他們可真會弄。你大伯母二伯母好厲害呀,就你媽最老實。小時候我當然不知道那些問話里的弦外之音,她能和我說話,我很高興,她問我什么,我就如實地回答什么。長大了一點,我終于聽出來了,問來問去,就是想看看我爸這邊的親戚有沒有什么丑事,嘲諷一下我爸不會掙錢,可憐一下她的女兒老實。其實我外婆挺擔心我們會去她家,因為去了她要做好菜。如果是我媽和我們一起去,那還好一些,她能和我媽親近些,對我們也稍微親近些,但如果我媽不去,她對我們就比較疏離。作為一個吃了一輩子苦的女人,又不認識字,她的命運很悲慘。但更悲慘的是,她逼死了我的外公。所以很多男人認為女人讀書沒用,我認為女人讀書還是有用的,也許讀了書,她的人生觀世界觀更豁達,不會只把眼光放在家里和老公身上,就不會逼死他了。
和外婆相比,我當然比較喜歡我的外公。像《春潮》里一樣,盡管外婆在我們面前經常沒有顧忌地數落外公的各種不是和無能,但我依然認為外公是個脾氣好溫柔會處事的人。孩子們也都喜歡和外公玩。外公也舍得給我們買吃的。
外公外婆一直在農村種田,子女都結婚成家生子多年了,還在種田。種田不僅為了吃喝,還賣稻谷賺錢,暗地里塞錢給大舅小舅擦屁股。如果真的是為了自己吃,兩個老人家又能吃多少呢,他們吃的并不多,又節約,本來消耗不多。六七十多的人了,不為了自己吃喝,外婆還要和人拼,和人比,比誰家種田多收的稻谷多賺的錢多。那年我外公已經七十多了,他應該實在是干不動了,前兩年打農藥插秧就有好幾次倒在田里了。2012年五月初,外婆催外公去干農活,外公應了一聲,等外婆洗完衣服回來看外公還坐在桌子旁邊,她過去一看,外公正在吃芙蘭丹,是我們老家種田必須使用的一種烈性農藥,吃了必死無疑。外婆趕緊過去把農藥搶過來,不讓外公繼續吃了。但此時外公已經說不出話來,而且因為農藥在體內發揮作用導致他很難受,他用雙手使勁地刨自己的胸口,不一會,就倒地身亡了。
外公死后,外婆剛開始自己住在老家,后來身體精神都不行了,需要人照顧,大舅他們就商量四個孩子每人照顧三個月,我媽和小姨如果不能回去照顧,就每個月出400塊錢,大舅媽和小舅媽各照顧半年。我媽和小姨都沒有回去照顧,出于傳統的根深蒂固的出嫁從夫的思想,她們都要顧自己的小家,沒有回去。雖然外公外婆從不敢得罪大舅媽小舅媽,為大舅小舅勞累了一輩子(雖然小舅沒有讀那么多書,但外公外婆給他也貢獻了不少的錢,幫他帶大了兩個孩子),但大舅媽小舅媽都討厭死了外婆。當然不會把她照顧得很好。最后兩年,外婆應該過的也是十分艱難。后來小舅媽給她在菜市場租了一個小門面房給她睡覺,吃飯就給她端過去。菜市場的門面房哪里是人睡覺的地方,四處漏風,對著大風口,水泥地又冷。小舅媽的二層小樓就在菜市場附近,蓋的時候外公外婆也出了錢,但這種時刻卻不能進去住。一是小舅媽嫌棄她臟,二是小舅媽怕她會死在她家里。就這樣,外婆死在了寒冬臘月的深夜里,倒在了冰冷的水泥地板上。到第二天早上,別人開門才發現,誰都不知道她什么時刻去世的,也不知道她死前經歷了怎樣的煎熬。
他們終于解脫了。外公從外婆的斥責中解脫了,外婆從兒媳們的厭惡中解脫了。
死的人去了,活的人還繼續活著。
當我在東京生孩子前,我其實想讓我媽過來的,但我媽不想過來。一是她認為我是嫁出去的人,理當是婆家人照顧,二是她來的話要辭工,那時候她很舍不得她那2000塊工資的工作。雖然我在心里早就想好她來幾個月我就會給她幾個月的工資,但前期她推三阻四不想來照顧我。后來我嫂子去了深圳,她就說,更加不行了,她要照顧我嫂子。那時我嫂子還沒懷孕。但是她和我爸天天催著我哥他們要孩子。我剛生完孩子,我嫂子檢查出來懷孕了,我媽就說她更不能來了,她要確保我嫂子這一胎的健康平安生產。我剖腹產手術才四十幾天,一個人躺在床上疼得要命,還要照顧新生兒,天知道我那時候多無助多絕望。但我爸媽決不會來,也不松口問是否需要他們來。他們只有一個態度,是你自己要去的國外,是你自己生的孩子,一切的罪都要你自己來受。剛成為母親,我真的非常需要母親的關懷與幫助,但他們除了說我就是諷刺我。而我只要給我媽打電話,她就在打麻將。我的電話是干擾,干擾了她打麻將。
后來我媽對我說:我生你哥的時候,你外婆就來吃了個飯就回去了,說要照顧家里的牛,我剛生完孩子真的很想留她在這里過一夜讓她陪陪我,可她就那么狠心,就回去了,一頭牛都比我重要。我感謝我媽三十多年過去了,還記得她第一次生完孩子十分需要母親的心情,但她為什么就不能感同身受地為我想想,我剛生完孩子我也需要她,她為什么就不能來。這些話,我當然沒有對她說,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80后,對一個不識字的60后母親,我只能沉默地容忍。
當我第一次帶孩子回國的時候,我叫我媽幫我沖牛奶,我媽說:我不會,你自己去沖。孩子爸調侃地說:媽,你不會你要學啊,嫂子的孩子出生了怎么辦。我媽立即回答:她的孩子出生了那我肯定就學了。所以我的孩子在國內待了3個月,我媽沒有幫我沖過一次牛奶,只有在我孩子高燒39度的那一晚哄睡了她一會。那時我在國內買了空調,叫她午覺在我們屋里睡說有空調比較涼快。她拒絕了,理由是和我們一起睡,我的孩子會吵到她,她寧愿熱也不和我們一起睡。可誰都知道對待我嫂子的孩子她沖牛奶哄睡的次數還少嗎。
外甥女和孫女的區別,就不多說了,因為實在太多了,說不完。說得太多,別人會認為我小心眼。其實我并不是在意她不幫我帶孩子,而是想對比說明我媽和我外婆是相同的模式。
剛開始,我媽覺得外婆這個稱呼很見外,讓我女兒叫她奶奶,后來我侄女不讓叫,我媽馬上就說,你別叫我奶奶了,你就叫外婆吧,我是妹妹的奶奶,你有你自己的奶奶的。
我爸媽總跟我說,傻子外公外婆才幫忙帶外甥,外甥和外公外婆天生就不親,就算外公外婆割肉給外甥吃都沒用。我想說,沒有天生的不親,你讓人家叫奶奶,人家叫了,結果你自己又讓別人不叫,還專門對她說我不是你的奶奶,你有你自己的奶奶。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會親,那不是天生的,是相處來的感情決定的,你總跟人隔了一層,還怪人家和你不親。你做出來的那些區別,難道只有大人懂小孩就不懂嗎,不要把小孩當傻子。
去年我回國,因為我媽說她高血壓很嚴重,我就帶她去做個檢查。結果和我嫂子產檢同一天。我嫂子想讓我媽帶著我侄女。關鍵是我侄女很調皮。我哥和我嫂子一起去產檢,為什么他們不能帶著我侄女。我媽怕我嫂子怕得不行,就答應說她帶我侄女,沒事,她檢查帶著我侄女也沒事。我一聽就暈了,我帶著我女兒,我媽還帶著我侄女,在醫院我侄女不聽話怎么辦,誰都搞不定她的。這次我力勸我哥帶我侄女,后來我哥終于同意了,他們帶著我侄女。可是等兩邊都檢查完,我哥非要來接我媽回去,我媽不回去不行,只要她一天還沒有倒下她就要帶我侄女。然后他們來了,一來我嫂子就臉色很差,路上一直在發脾氣,把因為她產檢我哥還帶著侄女去這通氣給發出來,我媽害怕得一聲不吭,趕緊收拾完衣服跟他們回家。我剛剛付款給她做了全身檢查,可我第二天要去體檢卻沒有一個人來幫我在旁邊看兩分鐘我的孩子。那時刻,我真的很心涼,雖然我也被我媽寒心過無數次。我媽明知道我明天要去體檢,還是乖乖地急不可耐地跟他們回去了。
后來我又回國一次,住在我哥家,我哥跟我說房間的空調可以用,剛開始我沒開,他幫我打開了,說這么熱,就開空調吧。第一天,是他幫我開了,我就用了。第二天,他又幫我開了。到了十一點多,我還沒睡,嫂子氣沖沖地從她房間里出來對我哥罵道:給我他媽的把空調卸了mmm……一通臟話。雖然我并沒有聽清楚她罵的是什么,但性格懦弱如我媽的我,還是趕緊把空調關了,擔心會吵到她。第二天早上我翻朋友圈,才看到我嫂子昨天十一點多發的一條朋友圈,說空調吵得她睡不著,別人問,她說是隔壁的空調。其實她可以直接來和我說,我肯定會馬上關掉。長久以來,受我爸媽的思想教育影響,什么事情我都是優先我哥和她。我不明白為何要罵罵咧咧還氣得發朋友圈。此文主要不是講她,略過。
第二天,我就對我媽說了這件事,本意是想說一下我的委屈,得到我媽的安慰。但沒想到我媽竟然罵我:你這個死丫頭,就那么熱嗎,為什么要開空調吵到你嫂子,以后再也不要開空調了。此后每天晚上我媽都會提醒我:你不要開空調,就吹電風扇。深圳八月份熱不熱,我不知道,很多人應該知道。
我媽對待媳婦的樣子,和我外婆像極了。我媽經常說,生兒子不就這樣嗎,生女兒就是為了老了有人照顧,病了癱了不是都是女兒來照顧的,有幾個要媳婦來照顧的?
我媽對我的婚姻極不滿意,一是我嫁的遠,二是我老公沒掙到錢。在我還沒談過戀愛之前,她就天天跟我灌輸,就找老家附近的,找離老家近的,那樣她老了以后我能去照顧她。我說你都二十年不回老家了,我先找個老家附近的,在老家等你,就為了等你老了照顧你嗎。她說我總有一天要回老家的,我老了回去,那你嫁到老家,你在老家,我豈不是方便。后來我沒有如她的愿,我堅決不想嫁到老家,因為我受夠了我外婆以及我媽的思想和做法,我以為嫁的遠就不會受她們這樣行為的影響,事實證明,根本難以斷除,就像《春潮》里一樣,直到郭建波的媽媽病倒了沒有意識了,世界才安靜了。
很多人都覺得我對孩子爸要求高很苛責。確實,因為他,我在娘家受了不少氣。很多時候,我只能沉默地兩邊忍著。我逼他,就像我的外婆逼外公。我數落他,就像外婆數落外公,就像郭建波的媽媽數落她的爸爸。可那又怎樣,郭建波依然更愛她的爸爸,我們依然更愛外公,我的孩子也依然更喜歡她的爸爸。無論我覺得他怎樣沒用,在我的孩子心里,那依然是她脾氣最好的爸爸。無論我家人覺得他怎么不會賺錢,在我孩子看來,他爸爸依然能幫她實現很多愿望。這就是延續的世世代代的中國家庭模式。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稍微明白了,延續到我這一代,理應有所改變。雖然明白,可能實施起來現實會比較難。
對待我的女兒,我當然不會再延續外婆和我媽的模式,這也是我時刻提醒自己的地方。無論將來會不會有二胎會不會再生男孩,我都要時刻堤防自己落入外婆和我媽的模式。60后如此艱難,80后如此痛苦,我真的希望下一代不會再受到這種難受的遭罪的模式的影響。
關于我媽將來的結果,我想過很多遍。雖然她還不到六十歲,但她曾在和我哥鬧掰的一次中,哭著跟我說,擔心我哥不給她送終,她養兒子就是為了有兒子送終啊,如果我哥一生氣不給她送終怎么辦。后來她終于在給我哥努力帶孩子的過程中和我哥緩解了關系,現在她應該不會再擔心她兒子不會給她送終了。我擔心的是,如果她將來生病了需要人照顧,誰來照顧她?
自然,就像我媽說的一樣,如果需要人照顧了,肯定是我去照顧的,這就是生女兒的用處啊。
我想要回國去,二分之一是為了女兒,二分之一是為了父母。前幾年我還沒有堅決想回國的時候,我哥經常發信息來說落我,說我父母養了我一場供我讀了那么多書,我卻只顧自己在外逍遙不管父母。他說的自然在理,我無言反駁。每次只要父母有事情,我哥都會給我發信息說我,因為我遠在天邊,沒有出力。
所以我時常也會想,女人是不是真的不必讀那么多書,讀了那么多書,前十年為了照顧孩子荒廢了自己,后十年為了照顧父母荒廢了自己,哪里有的青春年少時間精力正好為自己拼事業拼獨立呢?
雖然疑問,但我當然也知道女人還是必須要讀書的。只有讀書了才能改變社會現狀,才能改變這種畸形的家庭關系,才能使社會發展得更光明更有未來。
至于母女關系,說實話,我和我媽之間的母女關系并不深厚。小時候我很黏她,也很喜歡她。別人問我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我必答喜歡媽媽。隨著讀書長大,我漸漸地發現了和我媽無法溝通。就像郭建波的媽媽一樣,她對我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導致我現在基本上和她沒什么話說。但是我還是遺傳了我媽的心軟,所以她的不滿憤懣責罵我都沉默地接受,她的愿望所求我都盡力去幫她達到。
在對待我女兒的過程中,我時常警示自己,不要讓自己變成我媽那樣的媽,不忘記剛生她時那份欣喜的心情。改善中國家庭的母女關系,從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