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會變老的,但大多數人總是希望自己保持年輕的,這里沒有任何歧視老年人的意思,相反這篇文章啟示是交你如何融入互聯網社會,保持思想的年輕。
首先說說,發什么樣的朋友圈和轉什么樣的文章會被看做是老年人。老年人的朋友圈推薦的微信文大致如下圖:
首先,先不論文章里的內容是否真實,光看題目,就能知道發此文的是一位中老年朋友,原因有三。1.關注的話題多為健康養生,還有就是歌唱國家富強,還有就是歌頌某位已故偉人;2.文章題目夸張,多以感嘆號結尾,表達的意思多為“大家就來看呀,太嚇人了,這個你不知道吧!”3.文章一看就不是轉字正規網站,文章配圖好無美感,有些還包含暴力色情元素,也沒有任何知名網站或app的logo。
那么敲黑板,重點來了,本身是中老年人、如何才能不被人看出呢?第一,有一個非常簡單和管用的辦法——不轉發!!
也許有些中老年朋友會有異義——怎么就不能有言論自由觀點自由了?
理由是這樣的,現代信息社會越來越便捷的信息交流,早就把每個人的觀點和態度暴露無遺,這樣就會更容易產生爭論,比如;轉基因有沒有害啊,中醫有沒有用啊等等,你應該盡量與別人聊這些話題——如果你想與那人絕交,但其實你所轉發的東西并不一定能代表你的觀點,只是你剛好看到了這篇文章,你被這篇文章一些觀點說服,而這個時候你錯過了另一篇也寫得很好的也能說服你的但又恰巧沒被你看到的文章,打個比方也就是你緊緊是個吃瓜群眾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說王五耍大刀耍的很好,你一看,是哦,各種照片把你折服,于是你就轉發一個朋友圈說王五耍的很好,而偏偏這個轉發的文章叫做《王五耍大刀天下第一》,這樣你就得罪了耍大刀也很好的馬六的粉絲。于是本來就不多的朋友圈又“友盡”一個。我們可以再想深一點,其實這些文章也是來自你的朋友圈?是跟你相同年紀的人轉發的?往往這些文章還有一些駭人聽聞的名字,如比較夸張的《莫言,當代地道的漢奸》或者緩和一點《趙薇和馬云到底啥關系驚醒無數人》……這如果放平時你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是你的潛意識的手指居然會點開他,然后居然你還看完了,更不可思議的是你還分享了,于是你輕易的暴露了本不屬于你的觀點 以為觀點可能過于偏激 導致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人拉黑。
第二,多原創,不要發自己沒有嘗試過的“養生秘訣”。原創可以可以讓你發表的東西更忠于你的內心,同時鍛煉你的腦力讓大腦不至于生銹。而轉發沒有經過你自己驗證過的“養生秘訣”就像你拿別人當小白鼠一樣。
第三,多關注最新科技發展動態,不要再發表一些表達人心不古的觀點,盡量少提開國元勛。可能有些中老年朋友又要強烈反對我說的。因為這個可能牽扯到敏感的話題,對此我只打一個比方,歷朝歷代哪些說人心不古的都是一些老迂腐吧,那些開口先帝爺恨不得要作揖的,大多也不是什么賢臣吧。每個年代都有這樣的嘆息人心不古的人 ,但其實這是社會環境改變的讓你適應不了而已,每個時代都有好人壞人。聊歷史功過問題年輕人因為沒有代入感,往往會覺得無聊,那么天就這么給聊死了。
第四,標題和配圖都很糟糕的文章就點都不要點吧,更別轉發了。設想一些這種文章還是不點開看是什么,別人很可能認為轉發的人是色情狂或者妄想癥,不是所有的人都點開你轉發的文章吧。
最后祝各位天天開心,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