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抱怨說沒有書可看,室友及時問我要不要看她從圖書館里借來的書,說是一本兒童文學,我立即來了興趣,回想起曾經在小表妹家住的時候總翻閱小學課本的樂趣。兒童類讀物雖然少了華麗的辭藻、深邃的思想之類的,但一字一句都更顯純真簡單,有些通過兒童的眼睛看到的和說出來的話有時候更能激蕩人的心靈。《綠山墻的安妮》,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馬利所著,對于作者我完全不了解,外國作家我總是懶于去了解的,因為名字太難記,不過書還是很感興趣滴,當晚就開讀了。
今天中午我在眼淚與笑聲中結束了這本書的閱讀。對最后看到馬修心臟病去世,安妮受到打擊后的一滴眼淚也流不出和后半夜的痛哭流涕感同身受,因此也跟著淚流不止,對安妮跟吉爾伯特終于和解并約定成為很好的朋友感到高興,并被吉爾伯特的那句“我們生來就該成為好朋友的,安妮。你阻撓命運的安排已經夠久的了”給逗笑了。
這本書沒有引人入勝和讓人讀后欲罷不能的情節,但是每個章節又都是那么的美妙,這種美妙讓閱讀成了一種真正的享受。它不是安徒生童話里那些“幼稚”的內容,也不像《小王子》這樣文字里充滿人生哲理,它就是一本純粹的兒童讀物,擁有著兒童的真善美,描述出了兒童眼睛里的美好世界和純真情感,讓閱讀的人情不自禁的就愛上了安妮生活中的那個世界。
自從綠山墻農舍收養了安妮這個孤兒,所有綠山墻農舍周圍的景物,甚至整個阿馮利整個愛德華王子島都變得生動起來了,春夏秋冬、花草樹木、溪流湖海無不在安妮的述說里變得美麗動人、妙趣橫生,所有的事物在這個紅頭發的小姑娘眼里都變成了幸福生活的源泉。第一次來到綠山墻農舍路過的“白色的歡樂之路”、“閃光的小湖”,后來跟黛安娜一起游戲的“森林女神的水泡”、“情人的小徑”、“紫羅蘭山谷”,甚至“鬧鬼的森林”等等,所有這些在安妮那沒有拴住的舌頭的描述下都讓人有種親臨其境的感受,而那些五月花、蘇格蘭玫瑰、三葉草、白樺林、白色皇后等也跟著安妮的活潑性格更加讓人喜愛,甚至綠山墻農舍晨曦中的薄霧、晚霞里的光彩、月光下的光芒也都更加五光十色,美麗到讓人無法忽視。一邊閱讀這樣的文字,一邊沉浸于與安妮類似的想象當中,感受著綠山墻農舍的一草一木,暢游在書中的世界,讓思想跟隨安妮的腳步盡情地旅行,這種感覺簡直妙不可言。只不過每次結束閱讀,我是多么的想真實的踏上那片土地來一次真正的身體與心靈同步的旅行啊,去看看安妮生活的地方,嘗試用安妮的眼光去領略愛德華王子島上無限美麗的風光。
安妮是個幸運的孤兒,雖然被領養錯了,甚至差點被送給一個刻薄心狠的家庭,但她畢竟還是留在了綠山墻農舍,擁有了馬修羞澀又還不隱藏的溺愛,有瑪麗拉嚴苛而不善表達的寵愛,還有黛安娜這樣的善良姑娘做知心朋友,有約瑟芬老姑奶奶做靈魂的知音,有吉爾伯特這個“死對頭”做學習的激勵者,同時身邊還圍繞著一群可愛的同學朋友和愛著她的人。這些人的愛讓安妮不再是靠幻想生活,而是將想象一點點實現,十一歲以前的生活辛苦、悲哀、單調,但十一歲以后的生活幸福、瑰麗、色彩斑斕。
安妮那豐富的想象力不僅讓她安然度過了之前的十一年,也讓她來到綠山墻農舍的生活更加生動有趣,更讓她成為了一個樂觀、善良、感情豐沛和有責任感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