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下班時,我和我朋友看到一個五歲左右的小女孩被鎖在車內,小女孩的父母不知見蹤影。我的朋友和我說:“我以前有看到一則新聞,在浙江一個小男孩被他爸爸鎖在車內,他爸爸離開車時忘記了把車鑰匙拔下來,結果小男孩一不小心踩了油門,發生了車禍。”我聽后驚呆了,怎么會有這種粗心大意的父母?我問朋友事件的后續發展,值得慶幸的是,小男孩沒事,只是車子損壞了。
家人的粗心大意讓孩子陷入危險中
我回家后特意在網上查找像上述案例是否是個例?但我發現像小孩被關車內出事的新聞比較多,這些惡性事件的新聞報道,卻沒能給家長起到警示的作用,慘劇的一再發生也沒有引起父母對孩子安全意識的防范,這讓人匪夷所思。
最近還有兩則新聞讓人扼腕,一則是母親將孩子忘在車內,竟然舍不得砸破車窗;一則是親生父親將4個月大的女嬰留在車內數小時,民眾、保安和民警合力解救,孩子的父親竟然滿不在乎地說自己“經常如此”。另外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有超過20萬14歲以下兒童意外身亡,而父母或監護人疏于看管是主要原因。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
我想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安全問題卻沒有重視起來。現在正是放寒假的時期,很多父母都帶著小孩出來游玩。一般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很多景區的內部游玩項目點都是會有身高限制的,都會掛上牌子告知游客,也會要求工作人員提醒游客。但我發現,大部分父母都不把這些告示當回事,他們會說:
大人帶著小孩,沒事的。
沒問題,走嘍!走嘍!
當然,也有些父母看到身高限制后,會主動不讓不符合身高要求的玩,不過這些父母是少部分。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父母對孩子安全問題存在僥幸心理,覺得不會出什么事,但誰也不是“上帝”,沒有預知能力,當出事時,已經后悔莫及。
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應該把危險的根源拔除。在做事之前,多考慮孩子安全的問題,不要懷有僥幸心理。就如同把小孩鎖在車內這件事,因為大部分父母以前經常這樣做也沒出什么事,他們會認為這是一件安全的事,但一旦出事一次就后悔終生。相同的事情做一百次,都有不同的結果,不要用你99次成功的經驗麻痹了你。
【帶兒童乘車的安全注意事項】
1、絕不要將嬰兒或幼兒單獨留在車上;稍大一些好奇的孩子,也有可能觸動汽車的一些開關而導致危險。
2、12歲以下兒童必須坐在后排,特別是2到5歲的小朋友,一定要坐后座的安全座椅。副駕駛的位置遇到緊急情況安全氣囊打開時,身材矮小的寶寶得不到保護。
3、不要讓兒童綁成人安全帶,它并不適合兒童體形。如果安全帶綁得太緊,可能在車禍發生時會引發對孩子頸部勒傷或對腰部的擠壓傷;如果綁得太松,則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
4、不要讓兒童把身體探出車外,避免錯車或超車時的危險與因車窗關閉引發的意外。如果遇到緊急剎車,孩子輕則肋骨折斷、重則甩出車外。
5、養成鎖車離開前,前后檢查車內是否遺落了孩子的習慣。
6、教育兒童車內不是“游樂場”。兒童乘車時不要吃東西或飲水,汽車的顛簸極易導致食物進入氣管;不要讓兒童玩尖利玩具,汽車的顛簸或急剎車時會導致孩子被劃傷。
7、不要讓孩子自己上下車。
8、始終鎖好車門和后備廂,并將鑰匙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9、若你看到孩子被單獨留在高溫的車里,請及時撥打當地急救電話。如果車內孩子因高溫出現不適,盡快將其帶離汽車,并馬上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