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某個年紀,身邊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堆朋友高調結婚, 幾年后很多朋友又悄悄地離婚了。?
我的份子錢是打算讓他們花一輩子的,他們卻在幾年就花完了。 現在物價水漲船高,消耗婚姻的速度也隨之增快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婚姻經濟學。?
我贊成吃一墊長一智,但是有些東西是經不起犯錯的。曾經有一個科學的調查,令人產生悲傷的前三位分別是: 喪偶、喪兒和離婚。
有沒有發現,這三條,其實都屬于同一個類別: 婚姻。?
太多人有亡羊補牢的思想,以為一切都是可以彌補的,所以每個人都大膽去試錯吧?;橐龊托詮膩頉]有列入到我們的傳統教育當中,現在很多人還會盡量規避這兩個話題。 摸著石頭過河,或者有人可以成功過河。但是成功的人為何不搭一座橋??
顯然,不愿意建的是我們。即使我們看到很多人在河流中喪生。?
觀察一下身邊的現象,人們關注的大部分內容是什么: 小的時候追求學歷,長大后追求事業,結婚后追求孩子,老來養孫子。在這個看似完美的鏈條里面,有沒有發現,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伴侶,自己和伴侶的關系。換句話說,從來沒有正視過人最根本的需求: 情感的需求。(或者人類最能正視的人的根本需求是: 吃。而且我們都已經將吃這種精神傳承得非常好了)我們從戀愛,到結婚,到婚姻的維護,全靠經驗主義。
當我們知道別人離婚的時候, 我們一般會有異常的眼光看待這對伴侶: 一定是出軌,不忠誠,不負責任等等等等。 可能,但是卻不一定?;蛘哌@一段只是在婚姻的學習上不及格而已,需要重考。愛情,婚姻,其實追根溯源是兩個問題: 1.如何跟自我相處 2.親密關系的管理。
有的人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會自我管理得很好。他們習慣了一個人的世界,當另外一個人闖進你的世界的時候,很多人就不習慣了,他們在努力保護自己的領地,努力維持曾經一個人的生活。他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接納這突如其來的婚姻?;蛘吣銜?,既然選擇了結婚,怎么說還沒準備好了? 其實在對婚姻和親密關系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上,很多人對婚姻的憧憬真的只是一種想象,美好的想象。一旦遇到現實,就像那美麗的泡沫,瞬間就會破裂。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出現了選擇題: 我應該堅持,還是應該放棄。在變化如此快速的社會里,換比補來得更快。離婚成本的降低, 是離婚率不斷升高的重要原因。
有一種親密關系叫虛假的親密關系,指的是我們在表面上會使關系看起來非常和諧,友好。但是實際上這段關系里面已經出現了許多裂痕。但是我們就是不斷地再表面維持著,到了撐不住的那一天,就會突然地發生巨變。所以很多人說,愛情的時候的伴侶跟結婚后的不一樣,這是婚姻捆綁了愛情。其實不是的,是這段親密關系中,本身就存在著不健康的因素。只有打破這層虛假的面紗,才能使人和人之間促成靈魂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愛與愛的相容。
還有,性。看到這里,你會不會覺得作者是一個放蕩不羈或者出格的人? 允許我辯解一下嗎? 我覺得我只是一個愿意了解和接受人性的人而已。最近幾年性的認識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舉個例子: 家長可能會提醒女孩在出門的時候帶避孕套,或者未婚女性自己也會備一個。 但是這這是基于對自己的保護。社會上從來沒有教育大家怎么合理認識性并與伴侶保持一段比較好的關系。 我很佩服在這個領域的一個學者,李銀河。她是國內這個領域研究的專家,她跟丈夫也維持著非常好的關系。 大家可以看看李銀河的書,或者你會對婚姻,親密關系,或者女性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正視自己,卸下偽裝,才能尋找幸福。
我們花很多年去學語文數學英語,很少時間去學“如何幸福”。幸福是一種能力,需要后天培養的能力。 真希望看到那么一天,我們不再以財富、事業去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而是看 這個人是否掌握了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