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長假馬上來了,你回家嗎?剛開始放票的時候第一時間買了回家的火車票。打電話告訴老爸老媽,老媽說為了迎接我們回去,已經準備好了愛吃的蘑菇,還有老爸的蘋果樹和棗樹已經結滿了果子。
記得小時候,家里的院長總是前前后后種滿了各種水果,外院有櫻桃,桃子,杏樹;內院有蘋果樹,梨樹和棗樹;也種過草莓和葡萄,小時候最開心就是夏天和秋天,隨手就可以在院子摘到新鮮的水果,也不用洗,因為老爸不打農藥,有時候還會有臨近的叔叔阿姨送來家里的葡萄,大棗和梨子。那種樸實的清香和甜脆印在記憶里揮之不去。
老媽說,老媽沒事在那么多果樹干嘛?兩個人也吃不完,很多時候果子成熟期的時候經常爛掉,老爸理直氣壯地說,以后孩子長大了,不愛回家的時候,想到我這水果就回來了,老媽笑著說,老爸天真,在城市里很多水果都買得到,誰會惦記你這點東西。老媽說,孩子長大了就像鳥兒,你是綁不住的,總有一天他們飛走的。聽了老媽的話,老爸眼里是失落的。
家之與我們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呢?有時候真的不是不愿意回家,只是故鄉真的回不去了。去年老爸老媽把門口的石頭移走了,老哥回去的時候發現不見了,跟我說,那可是小時候我發號施令的地方,有時候我們不想故鄉變化,那樣子我們還能尋一個童年的印記,有時候我們又想故鄉變化,和城市一樣文明,先進,有我們能夠想買就買得到的物品。那次哥哥說曾經想過賺到500萬就回家和爸媽一起生活,建造一個現代化的房子,可是賺到500萬哥哥依然沒有回去,沒賺到500萬的我也沒有回去,哥哥說你有沒有考慮過回家照顧爸媽,回家找工作,我們都在擔心父母,但是我們都對這個城市有夢想,從故鄉的母體分離,我們都裂變成了新自己!故鄉成了遙遠的笛!那一次我們一起探討了故鄉之于我們的意義和故鄉的模樣。三十年了,故鄉少有變化,曾經的玩伴都已都在城市散落成一個個異鄉人,他們是否和我一樣,偶爾會想起小時候夜里一起玩的捉迷藏,小時候一起摸過的魚兒,最終敗給了如流的時間!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生命在成長,有一個時間,故鄉會回來找你。”席慕蓉這樣告訴她自己、她的孩子;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故鄉吧,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超出了地理范圍的意義,而是我們心里棲息的地方,那里有等待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無憂無慮的童年,那里的時光很慢,慢到讓你覺得風吹不落夢里的夏天。
故鄉淪陷,欲歸無門,早已是諸多現代人共同的心病,但是有一天,會不會在城市疲憊了,當物聯網延伸到故鄉,我們會不會在故鄉守著一輪圓月,慢慢播種曾經錯過的時光,陪父母看一次十五的月亮,對于故鄉,我依然抱有這樣的熱愛和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