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于一個喜愛《天鵝湖》,《胡桃夾子》,《第一鋼琴協奏曲》,《1812序曲》,《意大利隨想曲》,《如歌的行板》,《佛羅倫薩的回憶》,看過無數次DVD《睡美人》的樂迷來說,在無錫本土欣賞一場原汁原味的柴科夫斯基音樂會是多么開心的一件事兒!
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基調,建立在民歌和民間舞蹈的基礎上,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優美、通俗著稱,又不乏深刻性。透過他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他是現實主義(如1812序曲)和浪漫主義(如天鵝湖等)結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長以音樂描繪心理活動的大師。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音樂會
今晚的柴科夫斯基音樂會,由俄羅斯愛樂樂團完整演奏了大師的兩個作品,《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第五交響曲,前者被認為是19世紀俄羅斯鋼琴音樂的頂峰之作。
樂隊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入場,調音。
樂隊有4個圓號,2小號,3長號,1個大號,3個長笛,22把小提琴,6把中提琴,3把大提琴,最后排有大鼓,架子鼓,镲。(沒有豎琴)。
1.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23
被指揮或急或徐的動作迷住了。指揮動作比樂隊早半拍。結尾從來沒聽過,特別輝煌。如果不知道演講的結尾怎么寫,看看演出吧!
一曲結束,指揮拍手謝大家。觀眾鮮花,指揮讓給鋼琴獨奏的男孩子。指揮用動作指引大家把掌聲給第一小提琴,鋼琴。
中場休息。
音響效果不滿意,中場半小時。
2.
圖片發自簡書App
2.E小調交響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加演2.新疆曲。
北京喜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基調建立在民歌和民間舞蹈的基礎上,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優美、通俗而著稱,又不乏深刻性。透過他的藝術,人們不難發現他不僅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長以音樂描繪心理活動的大師,探索著人生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