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杭州,一定要去西湖賞美景。西湖的早上,有著薄薄的霧,景色美極了。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湖三面環(huán)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西湖最早稱武林水。《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錢水、錢唐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rèn),并見諸于文獻(xiàn)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現(xiàn)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后,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謝謝美女幫我拍照片
古樹,綠綠的
喂鴿子的居民
覓食的鴿子
遇見一個練字的叔叔
一個人旅行,就是沒有人幫忙拍照,感謝路人甲。
西湖安安靜靜的,適合一個人漫步。
西湖附近的咖啡店
杭州西湖,到此一游。
郁郁蔥蔥的樹
晨練的阿姨
意境美
整個西湖,來來往往的游客
杭州之秋——落葉
租了一輛自行車,小粉。腳踏板還是小花呢。
我和小粉合照
白堤東起斷橋,經(jīng)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后改為柏油路面,兩側(cè)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斷橋(詳見“斷橋殘雪”)位于白堤東首,民間
故事《白蛇傳》中,斷橋為白素貞與許仙邂逅之處,因而在西湖諸橋中最享盛名。錦帶橋位于斷橋西,又稱涵碧橋。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錦帶橋舊架木為梁,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臨幸孤山,御舟由此轉(zhuǎn)入里湖。”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1921年,與斷橋同時改筑加設(shè)水泥混凝土拱券。為了保護(hù)斷橋和錦帶橋不受來往車輛重壓和撞擊,現(xiàn)自斷橋至平湖秋月一段路面禁止機(jī)動車通行。所有來往孤山的車輛必須通過西泠橋出入。
騎車到白堤
荷花
1999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為西湖申遺,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向世界遺產(chǎn)中心正式推薦“杭州西湖”作為中國2011年申報項目。
2011年6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35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被列入目錄的景觀范圍共計3322.88公頃(包括“西湖十景”以及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樸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其他文化史跡均在這個景觀范圍之內(nèi)),緩沖區(qū)7270.31公頃,列入的依據(jù)標(biāo)準(zhǔn)包括(ii)(即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里對建筑、技術(shù)、紀(jì)念性藝術(shù)、城鎮(zhèn)規(guī)劃、景觀設(shè)計之發(fā)展有巨大影響,促進(jìn)人類價值的交流)、(iii)(即呈現(xiàn)有關(guān)現(xiàn)存或者已經(jīng)消失的文化傳統(tǒng)、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jù))、(vi)(即具有顯著普遍價值的事件、活的傳統(tǒng)、理念、信仰、藝術(shù)及文學(xué)作品,有直接或?qū)嵸|(zhì)的連結(jié))。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浙江省境內(nèi)的首例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是繼江山江郎山(中國丹霞的一部分)后,省內(nèi)的第二處世界遺產(chǎn)。
薄霧,水波
薄霧下的西湖,好美
觀光車游西湖。
白堤另一側(cè)的西湖
白堤上的垂柳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點西湖上的十處特色風(fēng)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最常見的說法是蘇堤春曉、曲苑風(fēng)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奇怪的樹
西湖垂柳
小船與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