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月24日,四九第7天。多云轉晴,-1℃/-7℃。
? ? ? 今兒正月初三。農歷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的中國傳統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 ? ?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赤狗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香港地區的老一輩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祀祖祭神。
? ? ? 正月初三又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女媧造豬的日子,這一天里不殺豬,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
? ? ? 今日冬陽燦爛,蔚藍的天空無一絲兒云彩,天氣是極好的。午后臨時起意驅車二十多公里來到新安縣函谷關。
? ? ? 史上函谷關有三座,即靈寶王垛村的秦關,洛陽新安縣的漢關,距秦關北5公里處的魏關(建設三門峽攔洪大壩時已淹沒)。
? ? ? 據史載,公元前114年,漢武帝時,樓船將軍楊仆遷建了漢關。楊樓船家居新安縣鐵門鎮,屬關外之人。時風氣以居關內為榮,楊樓船自不能免俗,以關外人為恥,遂上書漢武帝自己出資在新安縣遷建函谷關。此舉正合了當時漢武帝的政治軍事需求,既無需自己出錢,又借此擴大中央的直轄權力范圍,達到增強對關東諸侯的控制,漢武帝自然批準。新建的新安函谷關史稱漢關。
? ? ? 漢關南靠青龍山,北托邙山,座西向東,前臨澗水,北抵黃河,南橫洛水,直抵宜陽散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有著“中原鎖鑰,兩京咽喉”之稱。
? ? ? 漢關歷經2000余年風霜雪雨、風云戰亂,昔日的金戈鐵馬、烽煙際會,屢遭破壞。現存遺址主要是1923年由張鈁出資重修的,主要包括關樓、雞鳴臺、望氣臺、南關墻、北關墻等。
? ? ? 望氣臺,顧名思義成語紫氣東來,出自老子騎青牛西出秦關典故。
? ? ? 雞鳴臺,顧名思義成語“雞鳴狗盜”,出自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田文靠門客學雞叫騙開秦關城門逃離秦國的典故。
? ? ? 據說楊仆遷建漢關仿建秦關所建的望氣臺、雞鳴臺用土是從秦關一帶運來的。
? ? ? 關樓,1923年重修時還有上中下三層,現上層已坍塌,只余中下層。? ?
? ? ? 下層關城中間拱形通道,已不見當年人來車往。
? ? ? 關城東面關額“函谷關”于1615年時任知縣邵純謙主持第一次重修后遺留;東面關門兩側楹聯“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于1922年新安縣知事葛邦炳題寫,趙仆曾封將梁侯,騎青牛者自是老子。
? ? ? 關城西面關額“漢函谷關”為康有為手筆;
? ? ? 西門對聯“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周時老子曾任職柱下史,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樓船自是將軍趙樓船。
? ? ? 關城中層敵樓為四面相通的十字形窯洞。百度看到說四窯洞四門均有楹聯,卻沒印象,翻看拍的照片確認沒有。又在網上查半天,原為保護遺址,將四門對聯單獨存放了。遂將網上四聯記錄一下,東門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西門為“佑彼周室,宏我漢京”;南門為“紫氣猶存賢令尹,青牛重度古函關”;北門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筑一丸泥”。
? ? ? 還看到東門聯的四山三水有虛實之爭,虛者自認為四、三皆為虛數,以四、三證漢關選址恰好。實者指函谷關的東面“八陡山”、西面魁樓山和慕容山兩座山、南面青龍山、北面鳳凰山(鳳凰山和函谷關本是緊密相連,清宣統二年即1910年隴海鐵路將穿越關山而過,使關、山隔鐵路相望)即為四山;函谷關南澗河、關西皂澗河、關東澗河融入了皂澗河的皂澗水即為三山(其實感覺這三水有點牽強)。
? ? ? 沐浴在冬陽下的函谷關在萋萋荒草映襯下更顯蒼桑落寞,關內通行古道也被關北的隴海鐵路、關南的310國道替代。昔日的險峻關隘雖已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偉,卻仍存粗獷與厚重。
? ? ? ? “秦時明月漢時關”。回望落月余暉中的漢關,雄關仍在,那見證滄桑巨變的關墻,那滲透著中國歷史的關門,關前流淌東去的皂澗河與澗河水依然向我們訴說著過去的悠悠歲月。
? ? ? 這次短游,糾正了對關內、關外的一個錯誤認知。游覽時和閨女指著一關之隔的西面說是關外東面是關內。回到家才思忖不對勁,新安在靈寶(秦關)的東邊應是關內,趙樓船為什么恥為關外人呢?趕快問度娘,關內關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說法,秦、漢是定都陜西,稱函谷關或潼關王畿附近關內,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為關外;唐初開始,關外指山西雁門關以外的漠北之地。一直以來認為的關內指山海關以西嘉峪關以東、關外是山海關以東嘉峪關以西大約始于明清時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