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焦慮者的煩惱,伴隨著艱難的自我探索之路
你好,我是墨香耕讀,來自北京。
現在是一名剛剛轉型2年的壽險顧問,之前在潤滑油行業做了15年的銷售工作;曾經是一個通過自學,7年拿到??坪捅究茖W歷的普通師范生,但卻放棄了原本穩定的教師工作,2004年選擇北漂,性格內向的我,選擇了銷售這樣挑戰自我的工作。
過去一直很羨慕那種早慧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然后朝著那個領域深耕,做著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然后也因為熱愛和專注而在那個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想一想都美好。
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的幸運兒;多數的我們都需要花很多年來進行自我探索,追問自己是誰,喜歡什么,要去向哪里?
過去很多年,我一直在無數次地追問自己這個問題,但是始終找不到那個答案,我也在尋找內心那個最最熱愛的事情,這一找就是差不多20年。
曾經的自考經歷,讓我對于知識反而有了更深的渴求,因為我知道自己所受教育的局限性,所以就希望通過閱讀和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博學,積累更多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知識,慢慢地開始變成一個知識焦慮者。
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之后,我就會通過各種途徑去學習,有領導力的培訓課程;線上、線下的英語課;也嘗試著學習閱讀和寫作課程;還在后來的幾年大量地囤積各種網課,涉及的范圍真的是五花八門。
而那些課程現在還躺在手機里,有很多一課都沒有聽過,就不感興趣了。
最近兩年,因為工作和自我提升的需要,我開始大量的閱讀,主要途徑除了紙質書之外,就會選擇微信讀書,還有聽書,甚至有的時候會一天聽一本書,我也總會在年初給自己制定每年讀50本、聽100本以上書的計劃,但是卻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為什么讀了那么多的書,生活依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呢?是我積累的量還不夠,還是我讀書方法出現了問題?
如果說一個對于感情不專一的人,我們稱他為“花心”,那么在知識的獲取上,我也一定是那個“多情”的人,是一個貪心卻不太有效的學習者。
這期間,有一個人的出現,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他就是師北宸老師——2018年遇到的寫作課老師。在他的課程上,讓我有勇氣和信心把放棄了10年的寫作重新開啟,也從那個時候驚喜的發現,寫作應該是我內心很向往和熱愛的一個領域。
但我一直還在尋找一個方法,如何讓自己的閱讀變得更有效,并且和寫作可以連接起來,讓自己的工作生活發生一些改變,也能夠真正持續地支撐自己寫下去呢?因為我知道,這兩件事是我會一直有熱情和內驅力做下去的事情。
我也因此搜索了很多種讀書筆記的方法,甚至在考慮是否有必要成為有資質的閱讀教練呢?
(二)半年,35萬字,我用閱讀和寫作深度自我探索,實現了自我突破
就在我困惑如何提升自己閱讀能力,并將閱讀和寫作實現鏈接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古典老師的一篇文章,里邊提到了卡片寫作法,并通過這種方式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這個點一下子就吸引到我,這不正是我苦苦尋找的可以將閱讀和寫作兩件事貫穿起來的方式嗎?
于是,我沒有經過很多的糾結就加入了共讀會,記得很清楚,那是今年的1月20號。
加入時,我的目標很明確,積累自己的第一個100張卡片 。
結果我只用了短短3個月就寫出了100張卡片,這個效率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同時我還加入了共讀會的大內密探組織,和一群活躍而喜歡學習,同時又愿意付出回饋平臺的同學一起,每周拿出時間去給星球里同學的卡片賦能,推優,總結。
這個過程中,我更多站在了讀者的角度,發現了很多精華卡的寫作思路和邏輯,也開始慢慢能寫出自己的精華卡了。
過去,我是一個對于自己寫作還比較自信的人,但是在共讀會,你會發現,這里真的是一個高手云集的地方,我默默地寫到第56張卡片,才迎來自己的第一張精華卡,自然會很開心。
而難得的是,過去的55張卡片寫作的過程中,雖然一直沒有被推優,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寫作熱情,我一直沉浸在閱讀和寫作的喜悅中。
過去我一直苦于讀書之后無法形成更長久的記憶,很快就遺忘了,而現在每一本書讀下來都可以積累十幾張甚至更多張的卡片。
同時聯系到個人的經歷和體驗,讓我不僅對這些知識碎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記憶,而且發現在不同的書籍和作者之間,會找到相近的觀點,也會形成知識上的互相驗證,再加上古典老師的解讀,真正開始了深度閱讀,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素材庫。
還有一點重要的是,我在這半年的書寫過程中,進行了深度的自我探索和對話,過往很多的記憶一幀一幀地浮現在眼前,里邊有對過往成功經驗的回顧和自我肯定,也有對失敗經歷的總結和反思。
這個變化至關重要!
這兩年,也曾因為知識付費被割過韭菜,所以很長時間,我都無法從那個經歷中走出來,而我也很久都活在深度的自我批評、否定和自我懷疑中,曾經好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也遭到了特別大的打擊。
而今年,生活給了我更大的挑戰,家里兩位老人先后病倒,疫情反復學校網課,工作進展艱難,我倆在工作和跑醫院、陪娃中不停地切換角色;一邊掙扎在生存線之上,一邊還要振作起來做父母、孩子的依靠。
我會發現,不要輕易說出這是我經歷最大的困難,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生活會給我們放出什么考題。
而中年人的世界里哪里有“容易”二字,誰的生活中不是充滿了滿地的雞毛?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半年時間,我放下內心的焦慮,靜心地讀書,并輸出了35萬字,其中有28.6字,以卡片的形式輸出于共讀會的星球。
另外還因為這種沉浸式自我對話的方式,讓我一次次地找到內心的平靜,并做了2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學習了1項新技能,挑戰視頻號輸出。
同時受到閱讀的啟發,開始用自己的技能服務和支持客戶以及身邊人,幾個月的時間,我一共做了接近60個公益解讀,很開心的是,看到因為自己的解讀賦能,朋友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卡點,也看到了自己育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盲點、問題,發現自己和孩子更多的優勢和價值,增加了自信,堅定了方向。
而關于視頻號的輸出,一直是一個我非常恐懼的事情,因為我真的非常不善于面對鏡頭,也不知道該輸出一些什么內容,但是就在我完成在書寫中自我反思對話之后,給出自己一個計劃,那就是挑戰一下視頻號,寫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可以感受到內心越來越強烈的想要行動的力量出來了。
并且也因為20多萬字的積累,我有了足夠多的素材,慢慢找到了自己輸出的定位和方向。于是在2個半月之前,重新啟動了自己的視頻號,從文案到拍攝,再到剪輯制作,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個人來完成。
也在這個過程中,放下了之前很障礙自己的完美主義,允許自己開始的內容和制作不盡如人意,在做的過程中一點點優化,放下對他人評價的在乎,放下所謂的面子。
這一切,都是在共讀會閱讀和書寫的過程中一點點變成了現實。
終于有一天,我看到了閱讀和寫作,在我的身上發生了改變,而35萬字,也是我之前從來不敢想象和奢望的一個數字,不知不覺,6個月的時間了,這些都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三)寫在最后:微笑著承擔責任,學會與困境相處
一直很喜歡尼布爾祈禱文中的一句話:愿上帝賜我一個 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賜我無限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并且賜我智慧去辨別這兩者的差異。
我把它抄寫下來,貼在書桌旁的墻上,總能提醒我接納與臣服,同時也拿回勇氣去突破和改變。
正如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到的那樣,我們今天的樣子不是簡單的過去決定了今天,而是我們出于某種目的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做出特定的解釋,然后依照那個解釋有了我們今天的人生狀態。
人到中年,走過迷茫和困惑,經歷了自我否定和評判,感受了來自生活的重擔和壓力,也從一個四處亂撞的知識焦慮者,到今天專一的讀寫踐行者。
這一年,我克服了過往對于知識的貪欲,拒絕了其他的學習機會,只篤定地跟隨共讀會,這在從前對于我是很難的一件事。
果然,專注帶來了驚喜。
轉變都在半年中,35萬字的書寫中不知不覺完成,而我也在閱讀和書寫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最幸福和喜悅的心流體驗,那是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富足和被滋養的感覺。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困惑和挫折,自信心的動搖,但是無論怎樣,我們都需要堅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天命和優勢,只要你花時間去耐心地探索,有一天一定會觸及那個核心,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拿回屬于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而閱讀和寫作,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我知道,接下來需要面對的依然不容易,甚至會更挑戰,但是因為在這里讀書、寫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的陪伴,有古典老師智慧的引領,我會繼續微笑著承擔責任,學會與困境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