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北宸一塊聽聽寫作課】
走出學校后自己寫的最多的是兩類文章,一種是日記,另一種是工作報告。
前者更多的是生活日志記錄,往好的說是自己的成長記錄與感悟,往壞的說就是一些無病呻吟與自我憐憫。這個談不上任何寫作方法,往往就是打開日記本,想到哪寫到哪。
相比較,這幾年的寫報告經歷,自己逐漸琢磨出一點點門道,大致的步驟如下:
1. 一張A4白紙上記錄下:一個人頭腦風暴產生的所有想法————期間非正式與直屬領導溝通報告相關范圍;
2. 對所有的想法進行整理歸納,形成文章架構————與直屬領導正式探討文章架構及寫作方向;
3. 著手寫第一稿報告,并逐子逐句的閱讀以檢查文中的錯別字與前后邏輯是否通順————第一次正式向直屬領導做匯報
4. 根據在匯報中領導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隨后這個動作重復N+1次
最后報告雖然按要求完成了,但自己并沒有任何成就感可言,一方面反復多次的修改經歷,另一方面最終的內容往往與自己開始想法相去甚遠。帶給自己的往往是挫敗感。
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的思考造成這個不停修改的罪魁禍首到底是什么,目前想到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妨礙自己寫的主要原因——因為寫作鍛煉太少,自己的表達能力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結個人寫作的三個階段:
1. 日記類,隔三差五寫一篇生活感悟、事件記錄的日志,幾乎不會去重新閱讀,僅僅是記錄而已;
2. 報告類,這些年工作中有越來越多的報告需要寫,這幾年多多少少寫了一些,但也就差不多1~2個月一篇的量,一方面這個量很難起到量變到質的過程,另一方面這類的報告,從初稿到最終稿,往往最后剩下屬于自己原始的內容微乎其微;
3. 學習成長類,這個一直是自己想要去嘗試,未有嘗試的階段,個人十分認同最好的學習是教,只有自己把學到的內容進行消化歸納并通過文字的方式輸出他人易于理解的文字,才能證明自己真的掌握了這項技能。
老師提到的這些方法都不錯,但自己如何能做到知行合一,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實際的寫作中,這需要自己不停的去嘗試——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