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工應該避免四個錯誤意識 ——《績效教練》筆記01

知識時代,員工對組織的重要性在不斷提升。管理者要想達成組織目標,提高員工績效,就需要掌握良好的教練技能,卓有成效的指導員工。

費迪南德·F·佛尼斯在《績效教練——獲得最佳績效的教練方法與模型》一書中向我們介紹了正確的信念和一套完整的教練流程。

在學習具體的教練技術之前,管理者必須要掌握正確的信念,避免四個錯誤意識。

錯誤意識一:成功是因為自己干得好

雖然管理者自己會從事很多具體的工作,但總體上是“指揮他人工作而做成功事情”的人。

因此,公司評價一位經理時,不是評價他是否自己把一項具體的工作做好了,而是他帶領的團隊是否達成了目標,是否完成了任務。

所以,不是具體工作做得好管理者就算成功,而是員工工作的成敗決定了管理者的成績。你所獲得的獎懲,如論是升職還是降職,無論是加薪還是批評,都源于你管理的成敗,也就是你所管理員工的成績。

當你的員工取得成功時,你就是成功的管理者。當你的員工失敗了,你就是失敗的管理者。無論你是否愿意,員工的業績,就是你的業績。

從這個意義講,管理者需要員工多于員工需要管理者,因此,管理者要盡量多花時間幫助員工取得成功,提高他們的績效。

錯誤意識二:績效低下是員工能力不足

費迪南德就“員工何以不從做分內之事”調研了2.5萬名經理,總結了16條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員工不知道該做什么、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為什么去做、認為自己做了該做的等等。

16條原因中,只有2條與員工的能力不足和私人問題有關,大部分都是溝通出了問題,即缺乏指導和缺乏反饋。“據估計,商業中約有50%的績效低下問題是由缺乏反饋引起的。”

事實告訴我們,把員工績效低下不假思索的歸結為員工能力不足是不負責任的。一旦我們這么認為,就不會再認真思考和嘗試提高員工績效的辦法,而是轉向如何用新人替換。

企業更換員工的成本很高,有老員工的解聘費用,有新員工的招聘費用、培訓費用和試用期較低的效率,有面試官的時間成本等等。對于企業來說,改造在任員工經濟上更合算。

作為管理者,你要對你的人力資源的成敗負全部責任。要對員工的績效進行干預,給予指導,給予反饋,盡到責任,任其自我發展只能帶來自我毀滅。

錯誤意識三:應該管理好員工的態度

這個意識的問題在于,態度是無法客觀觀察和衡量的,我們不能真正的證實員工到底持什么樣的態度,只能基于猜測去管理。此外,員工不會故意做蠢事,很多時候,態度不是員工績效低下的原因。

要準確掌握他人態度,管理者首先得變成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但那需要十年的專業訓練,通過數年學習研究獲得博士學位,還要通過數年工作獲得實踐經驗。這顯然不現實。

所幸,基于行為主義的行為矯正科學為我們提供了更簡單、更客觀、可衡量的方法。我們要將雇傭關系視為“行為租賃”協議,員工應按照職責要求的行為來行事。同時,根據行為矯正概念的核心規則,“隨后有積極結果相伴出現的行為,會有重復自身的傾向”,當正面行為出現時,要及時給予積極結果

這個理論也證明了,不管人們持什么態度,行為是可以被改變的,而且,一旦人的行為有了變化,態度通常也會隨之變化。

錯誤意識四:犯了錯就必須懲罰

的確,根據行為矯正概念,帶來消極結果或痛苦事件的行為,發生概率會下降。

但采用懲罰手段,常會引發很多問題。

一個問題是,員工有時會錯誤的把消極結果解讀成積極結果。這就像希望引起父母關注的小孩會故意調皮搗蛋,并把隨之而來的懲罰理解為父母的關注。

第二個問題是,懲罰會帶來不必要的副作用。時常采用懲罰手段的組織,內部氛圍會非常緊張,員工會變得擔驚受怕。

第三個問題是,這可能會引發員工的對抗。在日常工作已經很繁重的情況下 ,員工采取對抗姿態,管理就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只要有可能,避免采取懲罰措施,把精力放在提高正面行為的出現頻率上


喜歡請點個贊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