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識》拆書分享-聽聽管理咨詢菜鳥談管理
第四部分: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常識》這本書在有效的管理這個主題之下,非常深刻地引用了德魯克先生《卓有成效地管理者》這本書的觀點。下面我用一個表格,清晰地比較一下傳統管理者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之間不同:
在我們實際咨詢的經歷中,我們發現,其實很多公司尤其是一些成長中的中小型企業,非常缺乏中層的領導力。
我們發現,很多的主管在做專員的事,很多的經理在做主管的事。當然了,很多中小型企業的主管和經理其實是不脫崗進行管理的,也就是說,他們除了做主管之外,確實還要做很多具體的事務。但是,如果你犯了傳統管理者的常見的上述的誤區,活該累的是你。
1、對時間的分配
我們見過太多案例,主管做的事情和專員一模一樣,專員做什么,主管做什么。我們在實際咨詢的過程中,實在不敢奢求這些主管去做部門的計劃和總結,我們只是反問他:你為什么在部門是主管?
一般我們會收到這樣的回答,“因為我的業務能力好”,“因為我在公司的時間足夠長”。這樣,我們其實也能從中看出很多企業的用人原則。這還不完全,因為是這樣的原因被提拔成了主管,因此,下屬在碰到難題或一些其它的工作任務時,通常就會去找主管,不是尋求幫助,而是直接把工作推給主管,還美其名曰“XX主管,您能力強,經驗豐富,要不您幫我做一下。”這時,絕大部分的主管會應下要求,本來不屬于他的工作因此又要占據他的時間;下屬得不到成長,下次面臨同樣的問題,最后還是主管來收場。主管越來越累,永遠都在處理別人的事,而自己沒有時間去思考部門的團隊建設和整個部門的目標達成。所以我說,活該累的是你。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法則:永遠要先做重要的事,如果你一直在救火,最終所有的事都會被拖成緊急且重要
2、思維方式
缺乏系統化和全局化的思維也是很多管理者的工作無法有效達成的原因。
文中的作者用這樣的語句來闡述傳統管理者的思維方式:他們身在什么崗位上,處在什么崗位上,就用什么樣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或者說,他們沒有從內心深處覺得,一個企業其實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因此有時就會因為他們的一些領導誤區而產生部門之間的不合作。而一個有效的管理者,他會認清楚自己與組織的關系,系統化地思考自己在企業當中的位置,與組織一起協同發展。
認真講段子:據說,千古難題老媽和媳婦兒同時掉進水里,先救誰這個問題之所以稱之為難題,也是缺乏系統化思考的表現,你覺得呢?微笑臉(答案在文末)
神秘的圍笑
3、對人的培養
我非常想著重講對人的培養
這個觀點。
就像我在第一條對時間的分配的案例闡述一樣,我們見過太多的主管和經理缺乏培養下屬的意識。我經常告訴主管和經理一句話,叫“要給自己的下屬犯錯誤的機會
”。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碰到的很多案例,主管除了會因為下屬把工作拋給自己以外,還會因為覺得自己下屬工作能力不足,覺得這么簡單的事情自己做了算了,而剝奪下屬成長的機會。碰到這樣的主管,我通常也是無可奈何,我覺得一個管理者不應該是靠在工作表現比下屬好或工作能力比下屬強而獲得成就感。就如同文中的作者講的,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的主要工作是激勵、指導和幫助你的下屬發揮長處,避免去用到他們的短處,從而讓下屬有好的績效表現。這,才是一個有效管理者的價值體現。
所以,我無比希望,當下次下屬拿著難題和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來找你的時候,請你不要輕易地顯示出自己的優良工作能力,反問他一句“那你覺得呢?”。我希望你永遠都是在回答下屬的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我無比希望,當下次看到下屬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你能從旁指導和激勵,忍住自己上手去做的沖動,給他犯錯誤的機會,畢竟,無論是誰都只有歷練,才能成長。
最后,用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的話總結一下: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績效依賴于很多人,而他必須對這些人的工作績效負責。
還有,如果你永遠都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永遠都在處理下屬的工作,永遠在救火;沒有全局系統的思維觀以及從來都不重視對人的培養,真的,活該你累死。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實際案例
講真,能問出老媽和媳婦兒同時掉水里救誰的估計只有媳婦兒,老媽一般是不會這么為難你的,嗯,沒什么思考方法,想想最近做了啥惹媳婦兒生氣的事,趕緊找媳婦兒認錯去吧。微笑臉,比心
媳婦兒,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