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賽車,在有限的時間規(guī)定的跑道內(nèi)完成你的賽程。這場單程賽指定了唯一目的地,有限的是時間,無限的是精彩。
除了祖師爺和老天爺賞飯吃的人,他們因為出生地就在羅馬或是天賦異稟,起跑線就甩開旁人一大截,更多人都在循規(guī)蹈矩地前行。
我們的人生之所以千差萬別,主要就在于怎么過彎道。有的人彎道翻了車,很多人在彎道減速穩(wěn)妥前行,還有牛人瞅準彎道急速超車,實現(xiàn)了人生逆襲。
我在賽道的岔路口,做了三件事,從此人生變道疾馳。
第一件事:考上大學。
在大學擴招率急速提高的現(xiàn)在,考上大學好像并不是一件難事,然而不是。我的小學同學是一批,中學同學是一批。小學同學能走到大學的,每年不超過10個,而我們是有著2萬人口以上的行政村。
復讀那年,我進的全縣最好的班,本科上線率不到50%。復讀的原因很簡單,理科并不適合我。出于對理科思維縝密的愛慕以及好就業(yè)的考慮,我闖了進去,結果鎩羽而歸。
慘敗后,我意識到文科才是我的強項,及時止損。在優(yōu)秀同學的激勵下,我的成績越來越好,但離上本科有一段距離。
考前一個月,一件戳心的事發(fā)生了,我暗戀的對象一句話直接粉碎了我的想法:我不喜歡你。我默默地拉黑他,切斷了一切聯(lián)系,然后在手上咬出一排牙印,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
結果比較樂觀,雖然只是二本,但文綜207分是我個人史上最高分,連老師都夸我是殺出來的黑馬。
從寒門學子走向天之驕子,用老師的話說,以后穿皮鞋,而不是穿草鞋了。走過你才懂有多苦,有多甜。
與現(xiàn)在目標明確比起來,大學四年可謂渾渾噩噩,我過得并不踏實。在最好的年紀,我最不懂如何珍惜利用時光。只是該考證考證,順利畢業(yè)而已。
我做的第二件事:省考上岸。
我畢業(yè)后進入一家職業(yè)院校任教,因為沒有研究生文憑,無法正式列編。無論我多么努力,外聘教師這個事實無可更改。
三四線城市的就業(yè)選擇不多,我開始考公務員。第一次敗北,因為我不懂寫作申論的套路。第二次我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培訓班。
80后同事中獨我虛長年歲,以26歲高齡排行第二,而愛情事業(yè)皆無著落。心理壓力不可謂不大,孤家寡人的我心無旁騖地備考。
記不清多少夜晚挑燈備戰(zhàn),多少回清晨誦讀范文名篇,多少回寫作被老師列為典范。每次模考,我努力擠進培訓班前十。
我深信,這樣的成績才足以讓我笑到最后。果然走出考場,我內(nèi)心平靜,因為成竹在胸。那一年三百多人搶這三個職位,我獨占鰲頭。在這場全市競爭最激烈的崗位賽中,我以五分之差甩開第二名。
面試我更不敢懈怠,一鼓作氣繼續(xù)報班。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我因故還帶著外甥天天去上課,老師體諒我,每20分鐘下課一次。
后來,天天他不肯進教室,我只好讓他在電腦上看電視,并拜托樓下的老師照看。因為姐姐來接人的時候我正上課,她就沒告訴我。下課后,一喊天天,沒人回應,我當即癱軟在地。
直到打電話獲知實情,我才放心。培訓到一半,狀態(tài)極好。但工作上要求我們防汛,又跑回去值班。等我們回來,面試培訓已結束,狀態(tài)也還給了老師。
沒有班,我們就自行組隊 ,或是在老師家,或是在同學叔叔的公司。我們把拉練堅持到了考前最后一天。那年我抽到10日面試,8-9日我們都在學院的教室里練習。
踐行到不拋棄不放棄,我勝出了。雖然面試第二名,但總分第一,我毫無懸念地入選了。
在單位辦完手續(xù)那一刻,我內(nèi)心百感交集:以后,我就名正言順地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了,單位也不能隨便趕我走。
漂泊多年,我第一次有了歸屬感。事實證明,上天也是個勢利眼,在我解決工作的第二年,就發(fā)了一個戀人給我,我們順利結婚生女。
雖然我談不上多么熱愛這份工作,但她是我駐扎這個城市的敲門磚。甚至我現(xiàn)在能拓展第二職業(yè),也全拜工作所賜,因為它讓我衣食無憂,節(jié)假全休。
這是我為求職全力抓住的第一個機會,它告訴我:天道酬勤。
我做的第三件事:順利晉升。
生活就像連環(huán)畫,看似乎每篇都自有主題,但實際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個今天的呈現(xiàn),都是過去累積的果實。
從業(yè)五年,我經(jīng)歷過一次職業(yè)競爭選拔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那次,我毫無準備地廢了。
時隔一年,在稍有劣勢的情況下,我提前準備。爭取每周工作不出差錯,還讓領導表揚一次。每天早出晚歸,負責的工作迎檢獲得優(yōu)秀稱號。
到了正式比賽前,我們被告知要競職演講。請人修改三易其稿后,我開始準備脫稿演講。個人經(jīng)歷本來熟知,其他的潤色文字我早晚誦讀。
工作間隙5分鐘,我默默地背誦一輪。到了臨場發(fā)揮,除了略有停頓一次,全程幾乎一氣呵成,贏得了陣陣掌聲。
最后,我們破例都被提拔,妥妥地打了選拔翻身仗。在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沒有人會告訴你應該如何去樹立夢想,追求夢想。
可這一次, 我強烈地感受到了自我的成長,還為第二職業(yè)發(fā)展鋪平了道路。晉升后的我放松了一段時間,又想找回激情四射有夢想的自己。
于是我鏈接到了簡書,一路披荊斬棘,堅持寫作,不知不覺中變得溫柔、堅韌、豁達,再回首我已脫胎換骨。
如果當初我不思進取,繼續(xù)用現(xiàn)實和歸屬感盜取夢想,現(xiàn)在我還是囿于辦公室惶惶不可終日的小文秘。
這三件事并不驚天動地,可卻繪出了我人生的底色,也是我前行的起跑線。與從小輟學的伙伴比,我的人生是另一條跑道。
翻閱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迎接未來。2018年我要死磕自己,全力學習寫作和運營公眾號。只有不斷升級自己,才能在通關的道路上不斷突破。
所以我來到了剽悍營,希望通過抓住這次契機,我的人生來一次彎道超車,實現(xiàn)跨越性的顛覆。彎道超車的技術,并非天外飛仙,來源于日常點滴積累。
因此,2018年的每一天我都會活在積蓄力量中,直至厚積薄發(fā)再變道。到了年底,我期待對自己說:"加入讀書營,是我最漂亮的一次人生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