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6歲的徐才芬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中推開了媽媽,而自己的雙腿被卡車壓斷。12年來,她以手代腳,奔跑在大山里,奔跑在上學路。圖為吃過飯,洗完碗,徐才芬往宿舍走去。
徐才芬是思南縣寬坪鄉香家灣村人,今年18歲,是寬坪中學八年級學生。她原本是個平平常常的山里娃,她的人生因為6歲時的一場車禍而改變。圖為徐才芬的船和鞋。
時值農歷8月,媽媽帶著6歲的徐才芬去合興趕場。媽媽有癲癇病,還有些弱智,幾乎不能干農活。下午,日頭正烈。一輛大貨車從鄉場路過,不停鳴著喇叭,提醒人們讓道,人們紛紛往兩邊散開,貨車緩慢從人群中間的夾縫滑過。貨車臨近時,徐才芬的媽媽仍站在路中,而貨車司機也似乎沒有看到,貨車迎面而來。這時,6歲的徐才芬發現了危險,推著媽媽往街邊走,媽媽躲了過去,而她自己則被卷入輪下。圖為徐才芬和同學。
后來,人們告訴她,貨車從她的雙腿軋過,血肉拖了一路,骨頭也碎了。“其實我真的不怪她,也不恨她,”徐才芬說,“因為她是我的媽媽!”圖為媽媽認錯了人,引來徐才芬一陣嘲笑。
一年后,徐才芬開始學著用手走路。后來,徐才芬說想要上學,爸爸徐洪貴卻猶豫了,既擔心她的身體無法適應,也擔心老師、同學嫌棄她。這時,香家灣小學的老師主動來到了徐家,做徐洪貴的思想工作,說學校已經實行義務教育,如果上學期間有別的雜費,學校全部免除。圖為爸爸背著徐才芬出門。徐才芬說,自從車禍后,爸爸就經常這樣背著她。
10歲那年,徐才芬重新走進學校,開始了她的艱辛求學路。“手磨爛了,褲子也磨爛了,叫她不要去讀書了她還是要去。”徐洪貴說。他找來一個廢棄的汽車輪胎,割下一段,讓女兒坐進去,用繩子捆在腰上;又買來一雙小孩穿的解放鞋,讓她用手“穿”上鞋子。圖為班主任老師陳露霞在食堂外找到徐才芬,跟她說著學習上的事情。
村里沒有中學,要讀初中必須到8公里外的寬坪鄉中學。2014年9月,香家灣村的孩子相繼到寬坪中學報到,小伙伴們都以為徐才芬不會再上學了,畢竟她行動不便,8公里山路正常的孩子走起來都很吃力。可是,開學那天,徐才芬竟然出現在中學門口,她是用雙手一步一步“走”來的,足足花了4個小時。圖為徐才芬在放學路上。
同學們都很照顧徐才芬,來自同一個寨子的何芬與她從小學開始就一個班讀書,兩人情同姐妹。到了寬坪中學后,何芬與同學冉茂針主動要求住到徐才芬的上鋪,經常幫助徐才芬。“每天打洗臉水、整理床鋪都是她們幫我,上課的時候也是她們幫我抱書,在食堂里還幫我打飯。”徐才芬說,最主要的,還是何芬二人愿意跟她坐在一起,愿意跟她聊天說話。圖為徐才芬和同學在一起,親如姐妹。
徐才芬也有苦惱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她不能上體育課,這讓要強的她很傷心。但是,她還是堅持每次都下樓,坐在操場邊的樹蔭下,看著同學們在操場上做著各種運動。課間,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徐才芬坐在一邊看著大家發笑。
“她是個陽光、樂天的學生!?可是她也很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如果覺得你是在可憐她,她就會生氣。”班主任老師陳露霞今年才23歲,剛從貴州師范大學畢業,對班上這個只比自己小5歲的學生格外關注。“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不認命、不服輸的精神!”圖為隨時都面帶微笑的徐才芬。
下課了,等同學們都離開教室,徐才芬才下了地,穿上她的行頭。
香家灣位于一個新建的水庫庫區,因為年輕人幾乎全出去打工了,寨子顯得有些破落。在公路邊,一棟水泥磚樓房正在修建,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獨自搬運著水泥磚。徐才芬在幾十米外就大聲喊起來:“爸爸,你還在搬啊??磚那么重!”爸爸想趁著天色多搬幾塊磚,徐才芬在一邊與爸爸說著話,匯報學校的情況。
爸爸徐洪貴今年才53歲,卻因常年的操勞,已是滿頭白發。“我們一家人就靠爸爸養活,他太辛苦了!”徐才芬說。天色暗了下來,徐才芬和爸爸往老房子走去。
徐才芬進入食堂。
徐才芬麻利地爬上樓梯去喊媽媽。
徐才芬在課堂上。因為身體原因,她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在班上只能排在中等位置,這讓她格外用功。
徐才芬在校園里。她說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讀書、上大學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