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百度一下監督這個詞的含義。知道它指的是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不自由情況下,在有人強制執行下被動地完成任務。經常聽人說:計劃、抱負、行動力等等都有,就是少了人監督。如果有人天天提醒監督一下,保證會把任務完成的很好。對于這樣的言論候我真得不知該如何作答。
一直以來,我其實有著同樣的想法。內心的惰性時不時會來騷擾一下。所有的山盟海誓立刻會土崩瓦解。一切如同風兒吹過才會泛起的朵朵漣漪,吹完了,風平浪靜,全部回復原狀。
百度完監督的意思后,不再喜歡用這個詞,覺得被監督就像被監視起來,反而失去了做一件事本來的意義。而且靠人監督而去做某一件事,潛意識里就不會有主動性,一旦沒人監督,肯定就會松懈,久而久之,也就堅持不下去了。任何人都沒有那個義務來監督你,就算再好的朋友,開始時可能會答應監督你,可是時間一長,如果你還是老方一貼,同樣會失去耐心的。未成年人當然要另當別論,畢竟他們思想還未成熟,有時需要長輩幫忙掌舵一下,在他們不自覺時偶爾去監督一下未嘗不扣。但對于成年人來說,你自己就是別人的一面鏡子,連你也需要別人監督,那以你為參照物的人該怎么辦?
說到底,長期的堅持還得靠自己的自控力,盡量做到能自己給自己施壓。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真得滿意自己的行事方式。問問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不想要該怎么改變,改變的過程該怎么進行,過程中又該怎么做,堅持的過程沒人監督又該怎么辦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得自己在實踐中去尋找答案。摸索過了,你的自然就知道堅持過程是否真需要別人來監督。
3.20
25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