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韓國僵尸片“釜山行”。
原本對僵尸片不感冒,看了網上口碑不錯才去看。果然很好!
情節緊湊,人物鮮明,結構得當。應該給點十個贊!
其實沒有什么疑問,借幾個問題說說對影片的理解吧。
疑問之一,災難的起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那個化工企業工業園出了問題。具體原因影片沒有交代,但其實也不必交代了。災難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是現代社會帶來的。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很有可能脫軌,脫出人類的控制。現代科技追求無止境,終于造成泄漏,變異出僵尸。現代經濟追求高利潤,所以封鎖泄漏的消息,直至不可收拾。
這不是創新的主題,很多影片都有涉及。但更深層次的隱喻是,在現代社會,人已經被異化了。現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令人異化為僵尸,且迅速傳染,無人能夠幸免。
最后生還的是小女孩和孕婦,隱喻著只有孩子,沒有經過污染的孩子,還有希望!
疑問之二,你的親人變成了僵尸要殺你咋辦?
棒球隊員面對他變成僵尸的同學,舉著棒子下不去手。影片很好地回避了這個問題,利用僵尸遇黑暗就看不到令他們脫險。
其實,影片還有兩處回避了這個問題。摔跤手也變成了僵尸,但沒有讓他再面對懷孕的妻子。老姐妹倆個人中,姐姐變成了僵尸,隔著玻璃和妹妹對望,結果是妹妹打開了車門,放僵尸進來。
主人公被咬了后,也主動跳車下去,保護了女兒。
始終沒有出現親人變成僵尸后要來害你,你不出手就躲不過去該怎么辦的情景。
就像那句話說的,不要去試探人的底線。有些問題,沒有答案,也盡量不要去觸碰。
疑問之三,影片最動人的什么?
是人性!文藝作品,無論情節多么曲折,結構多么宏大,語言多么優美,能打動人的終極元素還是人性。
主人公對女兒秀安的愛,摔跤手對妻子的愛,棒球隊員和拉拉隊長的少年間的感情,秀安對奶奶實際很關心而奶奶卻不知道。。。
就算是那個最大的反派金常務,一直很惹人討厭。在他變成僵尸的前一刻,念念不忘的是回釜山看母親。這是他潛意識里最重要的事。這一刻,也讓我們多少原諒了他的自私。
人心和人性,這也是我們的影片最大的差距所在!
疑問之四,為什么要去釜山?
首爾到釜山,差不多是韓國從北到南最遠的距離。但也就是四百多公里,高鐵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韓國國土狹小,首都首爾又離軍事分界線太近。一旦出事,國家只能南撤,最遠只能撤到釜山。
朝鮮戰爭爆發后,北高麗的軍隊一路摧枯拉朽,將南高麗和米國軍壓縮到釜山和大田一線。對,就是影片中列車先到的大田。經過苦戰,北高麗軍攻占大田,但也就耗盡了攻勢。最后,南高麗和米國軍靠在釜山地區的環形防線,靠最后的十分之一國土,頂住了進攻,等來了仁川登陸。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影片將最后的凈土與希望放在釜山的原因。半島南段的釜山,是韓國的最后希望!也許導演未必有這個意思,但事實就是如此。
疑問之五,結尾有另一種可能嗎?
如果那個士兵扣動了扳機,秀安和孕婦被誤殺。這也是很好的結尾,進一步突出了人性異化的主題。而且,無人生還這個結果,更增添了影片的悲劇色彩。
但目前的結果,也很好,留下了光明和希望的結尾。更重要的是,秀安唱起了那首專門給爸爸準備的歌,讓她得救了。這突出了主人公父親的犧牲是有價值的,最終還是他救了女兒。
所以,哪個結尾更好,見仁見智了。但無論哪個結尾,都是很好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