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媽媽做了冬瓜燉粉條,吃的時候發現里面還有很多“肉”,開心的夾起一塊放進嘴里,咬下去了才發現,原來是塊兒豆腐。
每種食材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味道,但關于豆腐,我卻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如說是豆味兒,但不同的做法下,味道卻又如此不同,好像只要你喜歡,它就可以變成你愛的任何味道。
***
媽媽的“麻婆豆腐”
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媽媽做的麻婆豆腐。將新鮮的豆腐切成方塊,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焯一下取出豆腥味兒,然后撈出來放入清水中浸泡,并將豆豉剁碎,蒜苗切成段,姜切成末。
在鍋中放油燒熱,將牛肉餡下入炒成金黃色,然后將豆瓣醬、豆豉、姜末和辣椒面放入一同翻炒,給豆腐上色。再將肉湯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鐘,加入醬油、蒜苗和鹽,再用濕淀粉勾芡。起鍋時撒上花椒粉和蔥末即可。
媽媽做的麻婆豆腐總是外酥里嫩、吃到嘴里又香又辣,舌尖還帶著一絲絲的麻,吃起來格外的讓人回味。
***
意外之喜的“芝士豆腐蛋糕”
有一段時間很愛吃芝士,偶然看到了豆腐布朗尼,也不知怎的突發奇想,竟想著用芝士和豆腐一起做成蛋糕,沒想到最后還算成功。
將奶油和芝士室溫軟化,放入白砂糖順著同一方向攪拌,直至柔軟并且沒有結塊。然后把內酯豆腐放進繼續攪拌,打兩下豆腐就會變的松散不會結塊。將蛋清放入繼續攪拌,并加入篩過的玉米淀粉,混合后攪勻至絲滑買沒有顆粒。
之后把奧利奧餅干碾碎,用軟化的黃油拌勻,鋪在模具中稍稍壓平,再倒入之前攪拌好的芝士豆腐面糊。在烤盤中倒入熱水放在烤箱的底層,放入烤箱先用上火200度烤20分鐘,在烤箱上層放上錫紙隔色,然后改為150度烤20分鐘。
最后做出來的芝士豆腐蛋糕成品看起來還蠻像模像樣的,吃起來很軟,并且很香甜,一點都吃不出豆腐的味道,但卻有滑嫩的口感,再加上濃濃的芝士味兒,比起豆腐布朗尼還要好吃,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喜。
***
酸酸甜甜的“番茄炸豆腐”
某次在朋友家吃飯,她做了一道“番茄炸豆腐”,端上來的時候并看不出盤中盛的是豆腐,紅彤彤的番茄汁澆在上面,起初我還以為是炸得面粉裹得什么東西。朋友笑嘻嘻的讓我嘗嘗看,吃了一口才發現原來是豆腐。
一塊一塊的豆腐外面被炸得很酥脆,里面卻依然軟嫩,表皮裹著濃郁的番茄醬,酸酸甜甜的,讓人胃口大開。我毫不吝嗇的像朋友表達了我的贊賞,并詢問這道菜的做法。
朋友很是得意的告訴我,這道番茄炸豆腐做起來非常簡單。先將豆腐切成一個個小方塊,在鍋里放油,把豆腐塊放入,兩面都煎至金黃,在番茄醬里加一勺糖,半勺醋攪勻,然后淋在豆腐上混合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豆腐在日常生活中來說,只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食材,但經過我們的細心烹飪,只要你喜歡,它就可以是任何味道。
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經過我們自己努力的去經營,才會更加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