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日子,很應景的下了場冷冷的雪,卻沒有吃熱氣騰騰的餃子。立冬為什么要吃餃子呢?不得原因。卻原來,餃子意為交子,又名嬌耳,在這秋冬之交的日子里,吃了是為了補一補寒日里露在外面的嬌嫩的耳朵的。
很喜歡餃子蒸騰的裊裊的熱氣縈繞,仿佛把我帶到了那物質頗為匱乏的小時候。小時候,媽媽很愛吃餃子,當然也經常包餃子,而每每都是在早上。和弟弟倆還賴在被窩里時,爸爸媽媽已然把餃子包得差不多了。睜開眼睛,面前就是滿滿的一面板的似元寶似的白白胖胖的餃子,還有爸爸沒怎么睡醒的雙眼……
小孩子總是幸福的,我縮在暖暖的被窩里認真地數著一排排的餃子,任何人此時都不能說上一句話,否則,我會氣得撒潑。因為,腦子不好使,數數兒會被任何一點聲音打斷,每每被打斷,還得重新來過,是不是會很氣?
說過,那是個物質頗匱乏的小時候,如果想吃上咬一口就滿嘴留香、油滋滋、肉滿滿的餃子,非得是過年、過節、過生日,或是家里來了什么像樣的客人才可。至于平時,每次的餃餡都讓弟弟我倆猜得不亦樂乎。
常見一點的有很少的肉加上韭菜、芹菜、白菜、酸菜、青椒等,特別一點的有豆芽餡、粉條餡、豆腐餡、豆角餡……還有吃過一次茄子餡的……因為愛吃,幾乎所有能嘗試做成餡的菜,媽媽都嘗試過。雖然,有的真不怎么好吃,但讓我和弟弟對餃子總保持著吃不膩的新鮮感。
如今,長大了,大到了就像媽媽當年的那個年紀了,也很愛吃餃子,也經常包餃子,總感覺全家人圍坐在裊裊的餃子的蒸汽中,整個人生都跟著熱氣騰騰的,充滿著煙火氣。
現在餃子餡的種類更豐富了:海鮮的、蟲草的、各種奇怪的肉的,有的吃過,有的沒吃過,但一直還是最喜歡東北酸菜餡的餃子,酸菜能吃油,肉必是五花三層的,吃起來酸酸的、香香的,讓人欲罷不能。
秋冬之交的日子里,你吃餃子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