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最近我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茫然不辯東西,亦無任何指引,但勢必前行。人生總有選擇,所言即為如此。
當(dāng)然,這句話也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人生必然面臨選擇;二是,人生必須做出選擇;三是,人生必須選擇其一。
舉個例子來說,十字路口中,必須得選擇往東、往西、往南或是往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SB,或者是一路向北行千里的NB,這種選擇的結(jié)果我們暫且不論。只要你站在十字路口,你就面臨了這種選擇。而且必須得做出選擇,因為時間是條單行道,你現(xiàn)在不選,等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時候,你也要做出選擇。再者,對那個十字路口而言,你不能同時選擇往東和往西。就像你可以在同一時間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間欺騙一個人,但你無法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一樣。
總結(jié)起來說,就是,你必須在一個選擇中選擇一個。這個總結(jié)看起來很二逼的,不過這種類似于數(shù)學(xué)定理中有且僅有的描述,卻頗合我心意。
當(dāng)然,在我們的現(xiàn)實社會中,經(jīng)常讓我們感到困擾的是第三個。換而言之,我們不知道選擇哪一個。
這是很顯然的,因為沒人知道明天會怎么樣。而且這種不確定性經(jīng)常會導(dǎo)致選擇的結(jié)果截然相反,如果2012年真的世界末日了,在末日之前你還會苦逼地上班么,如果你說會,那我只能表示敬佩。問題在于我們根據(jù)我們的科學(xué)常識判斷,應(yīng)該不會真的是世界末日,所以我們繼續(xù)苦逼地上著班。如果裸辭并且嗨皮地放縱地消耗掉所有積累的小小資本,在那一天過去,而末日沒有來,那才真的是末日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通過常識經(jīng)驗或者個人喜好等等來進行判斷并去做出選擇的。如果所有的選擇都能這樣來進行判斷,那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但對于另一些事情,它沒辦法通過這種判斷來做出選擇。
一個人周末出去逛街,卻遭遇車禍而亡,他會不會后悔他沒有選擇呆在家里。我想可能會,問題在于他不知道他會遭遇車禍。這種來自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做出選擇的最大天敵,所以很多人通過猜硬幣正反面的方式來選擇自己無法通過常規(guī)判斷做出選擇的選擇。
這個方法確實不錯。
原來說過猜硬幣的精髓并不在于正反,而在你把硬幣投向空中的那一瞬間,你突然知道了你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現(xiàn)在想想,其實也不盡然,那一瞬間幾乎是快到讓你無法把握你那一瞬間所想內(nèi)容的。當(dāng)硬幣落地,你依然無法做出任何決定,不過還好,硬幣已經(jīng)做出了它的選擇。諷刺的是,你幾乎不會去立即相信它,而且迅速將其拋出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無數(shù)次。然后結(jié)果就注定了,根據(jù)概率學(xué),你已經(jīng)回到了原點。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很喜歡的一本小說了。這本小說中國人不知道的估計還真不多,它叫做《西游記》。
我最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西游記》倒過來讀也是可以的。下面來看看倒敘版本的西游記:
如來派師徒四人與八部天龍小白龍去東土大唐傳教。
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妖魔,打來打去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有后臺的,無論怎么作惡都不受懲罰。八戒和沙僧覺得太黑暗了,無奈之下,一個躲進了高老莊,一個鉆進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師傅東去傳教。
結(jié)果天庭對悟空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成協(xié)議,我們可以保證唐三藏平安到長安,不過你得把孫悟空這個刺兒頭給辦了。如來同意了,在一翻陰謀之下,白龍重傷墜入山澗,悟空敗了,被壓在了五指山下。而唐三藏卻拋棄了孫悟空,孤身來到長安,在長安傳完教,被封為御弟,享受完榮華富貴,壽終正寢。
就這樣過了五百年,孫悟空終于從五指山下逃了出來,一聲不吭,把天庭攪了個天翻地覆。天庭被逼無奈許諾讓豬八戒化為人身,封為天蓬元帥,沙和尚封為卷簾大將,只要他們能夠殺掉孫悟空。
最后的最后,因為兄弟相殘而心灰意冷的悟空去尋找菩提祖師解惑。然后他封印了修為,回到花果山,陪著猴子猴孫過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終在花果山的山頂化作了一塊石頭。
我說這個的意思是,無論正敘還是倒敘,西游記可能都是一個好故事。硬幣無論正反,可能都是一個好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