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日記】3.做學問與做人

昨天,是導師上課的最后一節課!

課后,勇敢地表達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糾結與困惑:

由于害怕老師批評,所以,和老師的交流有些封閉,膽怯;

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懂得,這種擔心與膽怯,更多的原因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認同,或者也是掩飾,掩飾自己的不完美,不希望導師看到那么差的自己,那么差的學術功底,內心還希望自己是那個能夠寫出優秀碩士論文的優秀碩士,而實際上,自己早就已經不優秀,早就已經不那么突出啦!

因此,一切的一切是自我的不接納,自我的否定,自我的排斥!

而直到最后,終于,挨不住了;終于,接納了這樣的自己,我就是寫論文困難、我就是費勁,我就是盡了很大努力還是寫不出來,當接納了這樣的自己時……

反而,自己變得不擰巴啦!不緊張害怕啦!變得可以和老師大膽地說,我不行,我怕我做不到……

就當我慢慢接納自己,慢慢和自己妥協后,我發現,我開始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老師的指導我能夠聽懂了,我能夠理解了,我有了一點點的進步……

經歷了這些,我懂得,做人與做學問是一樣的,當做學問受挫時,必定是做人還不太周全,人生還有一些盲點,在做學問的過程中,就是修為自己的人生,當我的人生能夠越來越接納自己啦,那么,我相信,做學問的路上,我可能會進步一點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