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些感觸,心想著對別人說點什么,卻一直沒有找到能分享的對象,寫在這里,希望會有人能夠感同身受,也了解到我的無病呻吟。
電影中的張哲凱知道自己人生馬上要走到了盡頭,為了不為身邊人帶來負擔,想到的就是在臨死之前為陪伴了自己十幾年一起抱團取暖的“親人”宋媛媛找個好人家。雖然知道最后才知道其實大家都知道了張哲凱馬上要撒手人寰了,可宋媛媛“演”給張哲凱一個完美的結局,影片最后兩個人完成了“永遠”的的在一起了。
影院里很多人哭了,同行的朋友更是哭的滿地紙巾。我也很難受,沒有哭,因為我很為自己悲哀。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我不想讓家里人知道我不行了,除此之外,并沒有人會讓我值得隱瞞的了。
我總是跟身邊的人回憶我想跟他們說的過去,可能是我總是覺得現在的生活還遠沒有達到我想的那個樣子,不論別人是否愿意聽我分享的故事,我說了,我爽了,我懷疑他們是否開心了,我下次不會怎么跟他們說了,下次會找新的一幫人來分享,繼續循環下去,沒了。
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住了一年左右,有那么一天我做了個夢,具體的事情忘記了,我只依稀記得我要死了。
一個老頭,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屋子里,癱坐在沙發上,好像在看著什么,又吃著什么,突然我死了,也醒了,夢結束了。
好像聽起來很短,但是我那天下午一直坐在床上看著陽臺外面的體育場在踢著足球。這事情我跟我大學室友,也是我的鄰居說過,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了。
夢里很真實,真實到直到現在為止我還會打著冷戰。我印象里在夢里我是個老人,理所應當的接受了死亡,身邊可能沒有人,是電影中所說的“Dead in alone”
如果那是真的,我的尸體可能會被保潔發現,會被送快遞的發現,會被鄰居聞到臭味而發現,這真的很嚇人。但是,要是現實生活中比夢中的還要嚇人呢?我在年輕的時候突然崩掉,我到底要不要跟身邊的人去說。
說了,他們也于事無補,反倒可能添加他們多余的擔心和關注;不說,自己可能那個時候也會整天郁郁寡歡,不開心,也不舒服。
跟同事說了,無非就是讓我寬慰些;跟朋友說,可能就是會在頭一陣問候幾句;跟家人,那就更不能說了。到頭來也就沒人知道我馬上走了,好悲哀。
寫到這里我到底要表達些什么呢?
沒什么,什么也不表達,我都說了是我自己無聊時候的無病呻吟,我清楚到時候以我的性格就算不準備和身邊的人說,也總會憋不住放出去的,我太了解我自己了,只希望那個時候,我能體面一點,無論多大的年齡,讓身邊的人少記著點我的壞,只認為我是個話少但賊善良的胖子就好了。
最后,來一段最近看的書自己的一點小感受吧。
我們都是貨,有的早早的被卸下,有的還有一段路程,不要擔心那些早早下車的,因為他們和你一樣經歷過顛簸,一樣的和田野相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