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總是很怕的感覺,估計受之前的反饋所致,
比如在朋友圈和朋友么溝通原因
巴甫洛夫的狗,記得是一種條件反射,給一些刺激,狗會相應做出反應。
感覺人也是這樣,自己之前在朋友圈對大多不太熟悉人,進行點評,過于把他們當做很熟的人,然后之前自己有一個低級趣味,愛嘲諷別人,當時心智很少,現在才明白當時不過是從嘲諷別人身上獲得一點點成就感,簡直可笑,之前根本不用元認知去在別人底下評論,不會站在別人角度考慮問題,
比如在單位過份的迎合,得不到反饋
比如對于同事,感覺之前自己根本不用元認知,和他們聊天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友善的狀態,去年自己有時控制不住自己思想,天天說了太多的話,是那種主動刻意逢迎,這樣從人性角度別人潛意識就會不把你,看起來,但是這種狀態就是——進取型人格,不在乎外在的評價,精于進步,但是這樣自己心里很強大,畢竟環境影響人很大
很多人不是對人的恐懼,而是對職位的恐懼,職位上不論換誰都會感覺那個人難搞
方法論
你可以想一下有時候,你自然大膽的和同事交流,那時候感覺不到一絲的怕,而且那段時間感覺自己在那個系統里,很正常,而很多時候的怕是盲目的恐懼,沒有必要,要學會放棄部分安全感,可能這種原因是上面的案例導致的反饋,以后的方法論就是在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元認知,現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他的利益,可能這有這樣才能愉快的聊天,才能在下班時會有更多時間用于成長。
今日反思
今天看了貴人:啟發是始終保持微笑,在吃飯的時候能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多去用他們的系統,多去傾聽,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比如像現在這樣有精力去寫。
今天開會:感覺到自己將可能要在更多的雙休日去為單位工作,對自己成長不不利,但是事已至此,抵觸反而更讓自己情緒不好,不如態度好的去接受,因為這樣也有能力提升,鍛煉自己膽量,同事也尊敬,這樣反而會讓我有更好的狀態去成長,有的有失!不能改變,只能更好的去接受。
不在以自我為中心:同事說我穿棉鞋,在那么多人的時候,我基本很淡定,只是偶爾會有點難受,然后想想,不應該呀,不要以為全世界圍繞著你轉,現在是分布式網絡世界,所以自己就虛心的接受,這件事沒有造成一點兒傷害,說明自己能夠不以自我為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