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應(yīng)該怎么學(xué)——
這第一篇文章,從一個很簡單的內(nèi)容入手,咱們來看看,有單詞和語法框架的支撐,我們能否把英語表達(dá)地道?我想讓大家意識到,除了單詞和語法,還有一些我們需要理解的更深層次的東西,這些東西本應(yīng)是我們學(xué)習(xí)一門語言之前最先要意識到的。而在國內(nèi)近乎是錯亂的英語教育大環(huán)境下,這些內(nèi)容被忽視了,于是出現(xiàn)了八成以上的英語學(xué)習(xí)者都會出現(xiàn)的瓶頸:看的懂,但你讓我表達(dá),我說不成這個樣子。下面請跟著我思考:
”Can you do a fast walk?” 你能否看明白這句話?簡單的單詞,按照情態(tài)動詞can的用法,這句話理解起來很簡單,對吧?
接著思考:如果你來表達(dá)“走快點行嗎?”你會不會把這句話表達(dá)成這個樣子?”Can you walk faster?” 是不是你心里想的?
你想的也是對的,native English speakers也能聽懂,但他們卻更傾向上面那種表達(dá)方式。問題來了,為什么我們懂語法,也認(rèn)識單詞,卻說不出地道的英文?這就是我想說的,更深層次的東西——思維方式。
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思維,大多數(shù)英語學(xué)習(xí)者都沒有意識到,你將中文的思維直接套在英語中使用,這種方式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錯的,而現(xiàn)在國內(nèi)英語教育大多是:背單詞+按語法框架造句,思維方式這一點幾乎都被忽視了。給你們講個好玩的來體驗一下:我以前教過一些英國人講中文,學(xué)的最好的是個蘇格蘭人,我倆經(jīng)常約在健身房一起鍛煉,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教了我?guī)渍蠥ikido(合氣道),然后拽著我的胳膊把我擰了過來,我喊著說“我胳膊麻了!”他放開我,說:“我腿麻了,我屁股麻了,我手麻了。”在哈哈笑過之后他跟我說,如果不是看我這樣使用,他若想表達(dá)某個部位麻了,他會說“我的胳膊是麻”。仔細(xì)想想,他把英文的思維直接套在了中文的使用里。結(jié)果是,我們漢語使用者聽“我的胳膊是麻”這樣的中文是不是也能聽懂?但是我們平時是這樣說話的嗎?明顯不是,這就叫,表達(dá)不地道。
所以以后的文章,我主要寫的方向會是:如何理解英文母語使用者的思維,目的是想帶著大家,突破傳統(tǒng)語言教學(xué)形式,用英文的思維學(xué)英語。
上面的娓娓道來啰里啰嗦的內(nèi)容結(jié)束,以下內(nèi)容純干貨——
以前我爸爸每天早上都親我一下。
My father kissed me every morning.
My father gave me a kiss every morning.
夏天多雨。
It rains a lot in summer.
We get a lot of rain in summer.
我每天晚上泡澡。
I bathe every evening.
I take a bath every evening.
上面的所有句子都是對的,但是在以上幾種語境,native English speakers更偏向于使用第二句(當(dāng)然有些語境也會使用第一種),我們通過共性來總結(jié)一下:漢語傾向于使用動詞( rain, kiss, bathe),而英語傾向于把這個東西名詞化 (rain,kiss, bath),然后前面再接一個及物動詞 (gave, get, take)。這種常用的及物動詞不多,因此掌握起來非常容易。
這種語言現(xiàn)象非常常見,比如你以前靠死記硬背背過的很多詞組:take a rest(休息), catch a cold(感冒),have a good time(玩的愉快)等等其實都是這么回事。
來做幾個填空練習(xí):
-
我想抱一抱Florence.
I want to _______ Florence a _____.
-
上周我去看戲,座位非常好。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I _____ a very good _____ .
-
Florence 的血壓低。
Florence _______low blood pressure.
-
Florence的Zumba跳的特別好。
Florence is a good Zumba ________.
-
Florence課講的很棒。
Florence is a __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