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經濟》雜志((MedicalEconomics)) 1976年9月20日刊登對格雷厄姆的專訪“The Simplest Way to SelectBargain Stocks”,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個兼顧盈利性與安全性的選股公式。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個標準,市盈率不高于10倍
問:那我應該如何開始實施這種投資方法呢?
答:列出一張詳盡的股票名單,盡可能包括所有目前市場價格不高于它們最近過去12個月實際每股收益而不是預測每股收益7倍的股票。
問:為什么你定的市盈率標準是低于7倍,而不是說更高的9倍或者更低的5倍呢?
答:在一個給定的具體時間,決定以多高的價格買入股票的一個方法是,比較一下高質量債券的收益率是多少……作為股票定價的一個經驗法則是,只選擇那些每股收益與價格的比率(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數)至少是目前最好的公司債券(3A評級)的平均收益率兩倍的股票……不過,我個人認為,不管債券收益率降低到多么低的水平,千萬不要買市盈率超過10倍的股票。
第二個標準,資產負債率不超過50%
問:你的選股公式表明,現在只考慮那些市盈率低于或等于7倍的股票。是這個意思嗎?
答:是的。如果再運用一個附加的選股標準會讓你的投資業績更加出色。你的投資組合應該選擇那些符合7倍市盈率標準的股票,而且這些公司還應該具有令人滿意的財務狀況。
問:如何確定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否令人滿意的呢?
答:你可以運用多種辦法進行檢驗,不過我最喜歡用的是一個簡單的標準:一個公司擁有的資產兩倍于公司所欠的債務。關于這一點的一個非常簡易的檢驗方法是,看看公司所有者權益與總資產的比率,如果這個比率最低不低于50%,那么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就稱得上是相當穩健的。
第三,持有較多股票,持有兩到三年
問:當我完成了篩選股票這個步驟,確定了我準備購買股票的候選名單之后,下一步我應該怎樣操作來建立投資組合呢?
答:你買入的股票只數越多,獲得目標盈利的統計概率就越大。一個投資組合包括30只股票可能是一個理想的最少股票數量了。
問:我應該持有這些股票多長時間呢?
答:首先你應當為自己設定一個盈利目標……只要股票漲幅達到了50%的幅度,就賣出。
問:如果這只股票的漲幅沒有達到50%的盈利目標呢?
答:你必須預先設定一個持股期限的最高限制。我的研究表明,兩到三年是業績最好的持有期限。因此我推薦下面的股票賣出法則:從一只股票購買的時間開始,持有第二年的年底時,如果其漲幅還沒有達到盈利目標,不管這時的股票價格高于還是低于買入的成本價格,都應該把這只股票賣出。
中國股市檢驗
根據格雷厄姆前面提出的選股公式,結合中國新興市場的特色,我按照以下標準利用Wind系統進行選股:公司上一年度初股票已經上市交易,上一年度資產負債率低于50%,而且按照每年7月1日(或第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與上一年基本每股收益計算的市盈率低于10倍,持有一年后不管漲幅多少全部賣出。結果如下:
2005年7月4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47只,至2006年7月3日平均年漲幅73.07%,同期滬深300漲幅65.25%。
2006年7月3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23只,至2007年7月2日平均年漲幅159.39%,同期滬深300漲幅169.57%。
2007年7月2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0只,至2008年7月1日平均年漲幅0%,同期滬深300跌幅28.31%。
2008年7月1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29只,至2009年7月1日平均年漲幅46.05%,同期滬深300漲幅15.98%。
2009年7月1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7只,至2010年7月1日平均年跌幅21.21%,同期滬深300跌幅20.22%。
2010年7月1日,符合標準的股票有14只,至2011年7月1日平均年漲幅45.26%,同期滬深300漲幅18.99%。
2006年7月3日到2011年7月1日5年期間,按照格雷厄姆的兩個標準選股的累計收益率650%,復合年收益率為49.64%;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收益率為252%,復合年收益率為28.59%。
格雷厄姆的選股公式在中國也達到了年收益率50%的目標,接近于大盤的兩倍。其大幅戰勝指數的關鍵在于兩個年份:在2007年中期大牛市找不到符合標準的股票而空倉,2008年中期大熊市中買入的廉價股反彈幅度遠遠高于市場。我們明顯發現,越是大牛市,符合格雷厄姆選股標準的股票越少,甚至沒有。越是大熊市,符合標準的股票越多,比如2005年中期1000點左右時最多有47只。但我們也注意到,2005年中、2006年中、2009年中選擇的股票年漲幅與大盤非常接近,可見這個公式并不能保證年年大幅戰勝市場,只有長期耐心堅持運用,才能最終大幅戰勝市場。
安全邊際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價值投資做為基礎,需要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找出被低估的股票并買入,然后耐心的等待著該股票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其價格回歸到其應有的價值時,投資者就可以拋售獲利了!經典十項法則:
A:盈利凈收益率是AAA級債券收益的二倍才值得買入!
B:目前的市盈率低于過去5年的最高市盈率的40%。
C:股票派息率不低于債券回報率的2/3,公司要有長期的穩定派息率。
D:股價低于有形資產凈值的2/3,值得買入。
E:股價低于流動資產凈值的2/3,流動資產減去所有負債除以總發行股數所得出的數值!
F:總負債少于有形資產凈值:
G: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二倍以上
H:總負債少于流動資產凈值的二倍。
I:在過去10年的平均盈利應不少于7%。
J:過去10年內不能多于二次盈利下降超過5%。
上述內容在公司的年報內的負債表中可找到答案,需要提示投資者的是這是一個選股范圍,完全滿足上述十項標準的公司不容易等到,所以在運用時不要過于機械僵化!
4:凈資產現值投資法:
凈資產代表公司目前所擁有的財產,也叫股東權益,其值越大,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創造利潤的能力與抵御外來因素的能力越強!根據此法選股著重以下二點:
A:公司能持續創造盈余
B:股價低于凈資產現值的2/3.
此方法的運用要注意以無形資產獲利的銀行,保險公司等
5:企業投資者投資法:
A:市盈率<市場平均市盈率
B:流動比率>150%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C:借款總額/凈流動資產<1.1(借款總額=長期+短期+應付商業本票)
D:近5年皆有獲利
E:最近一期現金股利>0
F:年度盈余>二年前年度盈余(三年年度盈余成長率>0)
G:股價/每股有形資產<1.2(股東權益-無形資產)/流通在外的發行股數
股票的價格不是衡量企業績效的最關鍵因素,但是它可以反映公司業績和經營狀況的好壞,股票的價格是業績的晴雨表!反向推理就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價值投資大師”微信公眾號,讓你成為最聰明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