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師們陪伴十月加入春暖花開大家庭的新孩子,一起觀察寶貝們的情況,緩解入園焦慮,抓住機會做安全感和情緒力建設~
看到寶貝們逐步地融入,媽媽們慢慢地放松,各種反饋都讓我們好開心,好欣慰(再一次確認了,人人都需要價值感,呵呵)~
趁著早起,回顧總結了情緒激烈型孩子入園想媽媽的幾個關鍵階段和陪伴要點,先列提綱,以后再慢慢完善。
第一階段:對抗新環境
情緒:更多憤怒、生氣;
想法:媽媽愛我,為什么把我放到幼兒園,為什么要離開我!
語言:媽媽媽媽!我要媽媽!你(老師)走開,走開!
行為:大哭大鬧,言行激烈(記得多提醒喝水)
關鍵陪伴(接納、允許情緒,釋放情緒三不傷害):可以哭的,老師陪著你(表達愛,爸爸媽媽最愛你了,你也最愛爸爸媽媽了)。
第二階段:愿意依戀老師
情緒:傷心,擔心
想法:等待的時間好慢啊,我好想念媽媽啊,這里好陌生,我好害怕,要是媽媽在就好了(媽媽不會不記得了吧,擔心媽媽不來)
語言:媽媽怎么還沒有來呢!老師抱我!老師陪我!
行為:讓老師陪著,多數有時候是先大哭幾聲,然后嗚咽
關鍵陪伴(試著用語言表達情緒,釋放情緒時不能打擾別人):特定地方哭(適時表達:媽媽最愛你了,老師也愛你)。想哭的時候說出來,然后陪伴去情緒安全區域哭。
第三階段:有意愿進入群體
情緒:想念,無聊
想法:怎么我還是想媽媽呢
語言:我還是很想媽媽,我想喝牛奶,我想尿尿
行為:偶爾嗚咽,做事情還是很平靜,開心
陪伴關鍵點(用更多的方式處理情緒):幫助孩子自己接納情緒,明白除了哭,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疏解情緒。讓寶貝有事情可以做,有老師,最好是小朋友陪伴一起玩。每個人都可能想媽媽,老師啊,很多小朋友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想媽媽。想媽媽的時候,除了哭我們還可以做點什么呢?經常跟媽媽一起做什么呢?送禮物給媽媽,或者除了哭,還可以做一些事情表達想念:畫畫、穿珠子、聊天、撿樹葉……
第四階段:適應良好
往往是做著一些事情的時候,由一些因素,或者突然想起媽媽。
情緒:傷心(很快就會過去)
想法:媽媽,我好想你哦
語言:老師,我想媽媽了
行為:默默地哭,或者突然大哭
關鍵陪伴:想媽媽的時候,可以邊想邊做。想媽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現在老師有時候也想媽媽呢。一想起媽媽就酸酸的、暖暖的。因為我們最愛媽媽了。想媽媽的時候,哭也是可以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邊做自己的事情邊想媽媽。邊上課邊想媽媽,邊滑滑梯邊想媽媽……
小結:入園焦慮,人生最大的“成長之痛”之一
除了始終如一的愛的陪伴(高和善,情緒之下這個最重要),還需要各種成長引導(高堅定)~
有些成長是需要成人親力親為幫助的;有些成長是需要成人足夠冷靜地、遠遠看著他跌倒再爬起來的,哪怕會和孩子一樣的痛,但是只有這樣,才會帶給孩子真正的成長~
那就相信“相信”的力量,把信任給到孩子,穩穩的站在他們身后,讓他們去勇敢的自我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