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頂樓靠公路的柵欄邊,看著這個城市是如此的陌生又熟悉。
在朋友圈,可以看到疫情封控下的人生百態。有的小區新確診,封控等級加固,有的因有持續的確診,被政府接管,整棟樓拉到方艙醫院整體隔離。
真的有種無力感。家是一個人最溫暖安全的所在,集中隔離,家里的一切都要消殺。有的擔心家養的寵物,有的擔憂財產在消殺中會有損害。
早上,我起床,看到早霞穿過濃云,太陽光芒萬丈的跳脫出來。
中午我趁娃娃午休時間,來到樓頂,太陽剛烈,熱氣騰騰,很多花草都萎了。但對病毒卻沒有任何威懾作用。云朵也松松散散的,這兒飄一朵,那兒趴一坨。整個天空很輕薄,瓦藍瓦藍的有一種透明純粹的美感。
晚上,云朵漸漸與天空融為一體,淺灰色的就像一塊幕布,夜色闌珊,燈火撩人,人卻提不起興。
感受到了疫情的嚴酷,中午利用一家人一天可以一人持24小時核酸證明出門兩小時的權利出了一趟門。家里六口人,我不得不補充一些生活物資。
出門十幾米就是確診封控小區。門口已經打圍,用鋼板焊死了。然后有五個帳篷,提供各方面的服務。暴陽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維持著封控區人們的生活運轉。
我走在公路上,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員,以往熙熙攘攘的街道鴉雀無聲。有一瞬間的恍惚,我是不是回到了農村。
那時的農村,山與山之間隔著深溝大壑,人就嵌在那一個個大山的褶皺里,清冷又寂寞。
人煙稀少,我走在山路和森林里,常常只能聽到蟲鳴鳥叫。一個人沒有同類,就像處于一個荒漠里,孤單的讓人心生恐懼。
今天我也生出了那種恐懼。我走在街道上,看不到來來往往的人,就像置身一個荒島上,怎能不讓人害怕。
天已經徹底暗了下來??粗褡哟袄锏哪侨f家燈火,我的心情才慢慢平復下來。浩大的城市,只看到了那一閃一閃的燈火,就足夠讓人心生安慰。我們與燈火同在。
每一扇后,就是一家人,都擁有普普通通的人生。燈火輝煌的窗,就是城市的希望。
疫情三年,改變了太多,我們都學會了忍受這種隨時都可能暫停下來的狀態。
曾經的繁華就像夢一樣出現在腦海里,不忍對比和直視。
自己身在疫情封控中,覺得很難,然而看到瀘定的地震,目前已造成六十六個人遇難。
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普普通通卻心懷希望 ,努力的活著,要求并不多。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就掐斷了這一切。
六十六個人的天空從此灰暗。他們是誰的孩子,是誰的父母,又是誰的子女。
成年后,越來越不會流淚了,是因為看過了太多的苦難,心已千瘡百孔,泵有氣無力,氣血雙虧。情緒穩定的后面是麻木不仁。
我看到了舉家住進方艙醫院的人們,有對病毒的畏懼,也有投身一個新環境的陌生感,還有對家的牽掛。
我看到了在廢墟里苦苦掙扎著的人,也看到了在千難萬險中與時間賽跑搶人的救援人員。
這個時代沒有英雄。不管發生的一切都是多么的猝不及然,人們都沒有停留下來哭泣和埋怨,而是從容不迫淡定的去應對著。我們不是英雄又是什么:看清?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