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春天已過半。外面的世界,周圍的世界,內心的世界,都是世界。人事和紛擾,喧囂和騷動,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世界這么大,何時能看完?康德終生未出哥尼斯堡,梭羅瓦爾登湖體驗生活。孔子、釋迦牟尼、耶穌,都是述而不作。老子在別人的挽留中,才留下五千言。歷史就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而存在么?那些埋在地下的、已經消失的就不是真相么?沒有答案。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書是讀不完的,電影是看不完的,音樂是聽不完的,游戲是玩不完的,以有限對無限,如滴水入海,倏忽不見。
認定一個人為神仙、圣賢、英雄、大家、巨擘時,往往這個人已經死了。身體已滅,物質不存,精神仍在,這是思想與文字的力量。不蓋棺,論不定。
《人民的名義》趙德漢面對滿墻、滿床的人民幣,一分都不敢花,最后趴在錢堆上痛哭,只能再多看一眼。世上這么多錢,你能占得完、花得完?明代福王朱常洛異常貪財吝嗇,以占有和數算金銀為樂,后來城破被俘被李自成洗剝干凈和鹿肉摻在一起熬制與兵士分享,稱“福祿宴”。忙忙碌碌一場空,吃進去的吐得一干二凈。號稱老佛爺的慈禧窮奢極欲,死要面子,為過六十大壽花費近千萬兩白銀,活活花掉了一支海軍,可曾想到死后被孫殿英破棺曝尸,凌辱至極,丟盡了面子。顯貴尊崇如霍光、張居正者,生前如日中天,死后仍免不了被抄家、族滅的命運。狡黠多智如嚴嵩、和珅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自古以來的帝王,以占有女人的數量為榮耀,基本都死在了這上面,也失去了所有的女人。
翻翻歷史,想想古人,公平和正義是多么的渺小和微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奉有余。”
越是整天津津樂道的東西,越是忽略了它的意義和價值。語言和現實,被我們剝成了兩張皮。人們喜歡耍小聰明,互相欺騙和算計。你一認真,就有人跟你急,說什么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實際上也有人真這么干了。一只與眾不同的猴子在猴群里,是被虐待和驅逐的對象。人們喜歡掩耳盜鈴,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刻舟求劍。我們一直活在我們自己的語言圈子里,自大而自戀,容不得別人批評。當皇帝的,別人一批評,就讓別人掉腦袋;布衣之人,聽見批評,破口大罵。我們諷刺諱疾忌醫,我們自己一直諱疾忌醫,逃避推脫。國人的推脫功夫堪稱世界一流。把責任推出去,還有一套自圓其說的托詞,簡直是完美。電視節目里,人找來找去,事說來說去,最后都是自討沒趣,什么也解決不了。你不得不佩服這是一個神奇的功夫。
三個世界,外面的,周圍的,內心的,如層層包裹的洋蔥,每剝開一層,都會熏得我們流眼淚。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真相和事實。但惟有如此,我們也才有掙扎奮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