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索拉
【1】
最近高房價的事情,除了刷屏同齡人,也觸了親戚們的燃點,一個個特別起勁兒轉發好友圈,點名家族單身狗,還說已經給我們找好有房有車的好對象了。
我假裝沒看見,為此一周不發狀態,生怕露出什么尾巴,又被逮住押送相親。
不得不說,越現實的境況,反映出越現實的恐慌。
每次爸媽或親戚介紹別人家的兒子,無非就是提到以下情況:
他是深圳本地的;
他哪里畢業在哪個單位坐什么職位,年薪多少,公司福利如何好;
他家里有多少套房子,開什么車子;
他兄弟姐妹都是當地多么牛逼的人……
所有條件相加最終得出答案:“你們兩個特別適合,最好談個一兩年然后結婚。”
重復的劇情,從我大學畢業就開始上演。
最開始被介紹相親的時候,我跟烈女似的,要我相親就是要我命,結果二十幾歲的人差些挨板子。
后來我也想通了,拂人面子多不好,免費吃飯何樂不為。
于是有段時間開始了吃霸王餐順帶相親的旅程,一結束我就拿出堪比影后的演技,萬分感謝長輩的介紹然后委婉表達真的看不對眼。
(這兒插播一句,我媽之前說某個相親對象像黎明,后來我確定在她眼里兩只眼睛一只鼻子的男人都是黎明,攤手。)
可是就算婉拒了,大家還是會強調,但他有車有房有這個那個所以你別那么挑了。
挑?
不是呀,選擇奧迪還是勞斯萊斯,考慮嫁到復式別墅還是普通小區,明明是你們在傷害選擇困難癥患者哪。
大概是我的心不在焉惹惱了牽線的阿姨,她叫我那嫁給香港富商的表姐來做思想工作。
我表姐性格直接,一見到我就說:你想要真愛可以啊,現在就去追,討個結果也成。
我:沒有目標對象,追不了。
她拍桌子:那就去相親,免得我媽每天操心,她不煩我都煩。
我問她,姐,你喜歡表姐夫嗎?
她點頭,喜歡啊,他啥都有,對我也不錯,我干嘛不喜歡。
如果他啥都沒有呢?
表姐嚇了一跳,仿佛聽到了一個笑話,還罵我小說看多了想法都不切實際了。
所以,你只是喜歡他的條件,而不是他這個人。
可能被我說中,表姐很生氣。
感情和物質,你現在還能二選一,等你二十七八歲了,你連選擇權都沒有。
這是表姐離開我時候撂下的話,門被砸上發出巨響,仿佛嘲笑我的天真與執拗。
我挺難過的,因為我記得她大學一次喝醉酒的時候,不小心撥錯了號碼,于是我聽到手機那邊的她撕心裂肺地重復——
“我喜歡你,你沒錢我也喜歡你啊!”
以前的時候,喜歡他就是喜歡他。
現在的喜歡,像拼圖一樣,用各種條件一點點拼湊出完整的人,說服自己他該有的都有了,所以這就是我喜歡的他。
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都變了?
【2】
大學時期,我特別迷戀女作家簡媜。
說來慚愧,我的理想是作家,明明還沒寫出什么優秀作品,卻執著認為這就是我此生的路,所以總想從一些女作家那兒看出我未來的方向或結果。
那時聽到有人說女作家一般都過得不幸福,結合我當時的感情狀況,心里特別著急,于是翻了女神許多書,試圖了解她的一些生活。
后來在她一篇隨筆看到她寫感情歸宿,大意是原本預想自己會孤獨終老,但沒想到三十幾歲的時候,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我還找了一些資料,當看見這句“為了紀念自己與丈夫是走了遙遠的路才找到彼此,為了給下一代沒有邊界的愛,為了祝福兒子未來的人生路途能走得天寬地闊,簡媜給小孩取名‘姚遠’”,就像長久在沙漠行走的人忽而看見綠洲,欣喜若狂。
越長大,越會聽到許多人說,年紀到了,該找個條件好的結婚生子了。
可是,依舊懷抱期待,或從別人身上得到驗證——
我們獨自走過那么長的路途,最終一定能夠遇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人。
【3】
去年,我工作認識了一個姐姐,87年的,她家人多次從貴州殺到深圳,堅持要她回去相親最好半年內嫁了,她老實交代自己有男朋友了。
一問那人在哪,聽到在南非,她媽差點一口氣咽不下去,然后開始一哭二鬧就差上吊。
她呢,一直安撫,就是不回去。被問男方何時回來,她無法說出個明確時間,兩老差些和她斷絕關系。
用她的話說,自始至終,她喜歡那個人,所以愿意等,所以偶爾視頻聊個天都很幸福,其他的事,等他回來了再說。
直到今日,那個人還在南非忙項目,聽她說起男方今年夏天休年假會回國,特別替她高興。
我以前問過她,不怕等了沒結果么?
她坦白:對我來說,按照長輩的期待,選擇一個條件還不錯但我不喜歡的人,只會一直心懷不甘,那樣的婚姻,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4】
不否認,有些時候,再硬氣,面前親人軟磨硬泡,也會產生動搖。
尤其現在身邊人不少人都按部就班結婚生子,身為資深單身狗,還是一個自己也說不出有喜歡對象的單身狗,在聽到家人委屈地說“給你找了條件好的,也是想你從里面找到你喜歡的,我們也不想你不幸福”的時候,我也會想,我在排斥什么,又到底在堅持什么。
當懷疑自己是否正確的時候,就走向懷疑的那處,走過一遭,再做決定。
這是我的生存準則之一,所以,阿姨又一次提議給我介紹相親對象的時候,我沒有拒絕,我想,總該再試試的。
我收拾得比之前幾次相親都要好看,全程不再走神,與那個據說名校畢業的銀行精英聊天,說彼此工作,也說各自興趣。
那人一米七左右,口吻有些浮夸,我心里并不喜歡這兩點,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我們的座位旁邊是屏風,走廊就在隔壁,我起身去洗手間的時候,聽到阿姨迫不及待地問對方對我的感覺。
對方答:“還行,挺適合我的。”
那刻我有點想哭。
我想起很久以前,有人問過我對某人感覺如何,我笑得特別傻,不停說很喜歡呀。
被問理由,我也扯了幾個,又覺得好像也都不是理由,所以繼續傻笑,說,因為是他,所以就是很喜歡呀。
那時候我們沒考慮條件,那時候我們不談適合不適合。
那時候,喜歡就是一個特定的人,而不是其他誰。
等心情平復了,我回去座位,對方說要送我回家的時候,我表示等下與閨蜜還要去酒吧,然后麻煩他送我阿姨回去,然后逃跑一樣,留下面面相覷的二人。
那晚阿姨電話過來,我道了歉,也表示我努力變成更好的人,是希望遇到喜歡的人的時候,不管他條件如何我都能走向他。
阿姨罵我瘋了,還說以后再也不給我介紹對象,而我卻是真的松了一口氣。
或許那個人始終不會到來,或許獨自狂奔的路上仍然會動搖是否要將就,但還是希望現在到以后,當我遇見那個人,我想的不是他的一堆條件,而是——
我很想要你,因為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