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打了一個投訴電話,是關于我孕期吃的一個牌子的孕愛維他維生素片。藥片上有斑點,當時心里就存疑,然后順手掰開想細看。結果運氣太好,掰開后發現藥片里面夾著一根白色的細繩子。當時,整個人的感覺就非常不好了,因為這個藥我已經吃了半年多了。可以想象,假如這個藥有質量問題,那么從有寶寶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天2片的量,我已經攝入了多少。越想越覺得害怕,滿腦子都是當年奶粉事件大頭娃娃,同時又很后悔聽按醫生的吩咐吃他指定的牌子。
當時在一些交流群里,很多孕媽都是海淘,澳州直郵。當時她們對我說,對國內的藥不放心。我心里想,總不是全中國的人都跑去買國外的藥吧,這么多寶寶出生,也不可能什么都有問題吧?咱們要給國產以信心對不對?當時我就是這么想的,現在看到問題藥片,對國產企業的信任好像崩塌了不少。但又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去反饋一下。我只想知道這個藥正規與否,合不合格,會不會對身體和胎兒有什么影響,這是我想得到的答復。總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不然以后這幾十年怎么活呢?
【醫生】(不合格)
在接下來一次的產檢中,我向給我開這個藥的醫生說了這個事,醫生只是呆了一兩秒,然后回我一句“啊?”,意思是讓我自己去問下藥店的人,完全沒有任何好奇或緊張的感覺。雖然如果患者出現問題,這個醫生也脫不了干系,所以我也很好奇為何醫生如此淡定。但我想,既然醫生處理不了,那我去藥店問問看。
【醫院藥店】(差評)
藥店是醫院直接開的,我再一次拿藥的時候特意和柜員交待了這個事。結果,幾個柜員還是一臉無知的樣子。接著,有個柜員說“那你自己找電話找廠商吧,包裝盒上有,客服會給你答復喲!”走出醫院,很感慨,每天有多少孕婦在他們這里拿藥啊,他們只是一句話了事,完全意識不到問題嚴重性和潛在的后果。
【政府服務熱線】(跟進及時)
既然醫生和柜員給我的反饋都這么隨便,再想想別的途徑吧!雖然想過微博曝光等等,但我覺得我應該先通過正規的途徑試試,等實在無果之后再走這步吧。畢竟我不是大V,發微博也不會太有人注意。于是我想起了我常電話咨詢的廣州政府服務熱線12345,打過去說了一下這個問題。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很熱情,說一定會給我反饋,幫我記錄,提交給衛生部門。
這樣就過了兩三天,我心想,似乎希望并不大了。誰會在乎一個小屁民吃的一個藥丸子里有斑點或繩子呢,哪怕是一個孕婦。但電話之后第四天,政府熱線回電,工作人員又與我核對了一下信息,了解了一下更加詳細的過程,說讓我再等等,資料會提交上去的。這個電話讓我很暖心,無論解不解決,至少讓我覺得這個事情已經有人在跟進,而不是以前老家那種總是告訴你“相關部門”“請耐心等待”這類無意義的答案。
【藥品廠商】(反應及時,理由牽強)
在找政府熱線的同時,我也試圖找廠商咨詢下關于這個藥的正規問題。按包裝提示掃了碼進入公眾號,發現已經四五個月沒更新了,也沒人回復我。于是直接打了電話,客服第一句話是“啊?不可能吧”,意識到自己可能說話不太對,然后馬上和我道歉,說她會反映給上面領導,晚點回復我。過了一會,一個號稱是經理的人給我來電話,說表示抱歉。但向我承諾,他們的藥100%正規的。至于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原料攪拌的時候不小心弄進去的呢。我想,如果很正規,這么小概率的事件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倒也沒什么。畢竟我只關心合格與正規,其他倒還勉強能夠原諒。
我想起包裝盒上的日期還一直是15年的,便順口問了一下這個經理,藥是否是按上面的日期生產的。結果意外的是,經理一口咬定說藥是今年生產的,只是因為“藥準備更名,在一些申請流程上非常麻煩,所以日期我們沒改,還是按原來名字弄,但藥一定是今年生產的,請您放心。”這個解釋讓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意思是藥是今年的,但日期卻因為審批故意打成去年的?那這樣,以后我還怎么判斷吃的藥到底是啥時候的?但畢竟我不是行業內部人員,對這些確實不太懂,所以也只好勉強接受了。
然后對方給我寄了同一批次的另外2盒藥,讓我把手頭上出現問題的這盒寄給他們,說“我們要調查,追究相關責任!”
【醫院藥店】(劇情反轉)
自從出現這個問題藥片后,本來規定每天2片的藥,我有時故意不吃,有時減量,因為心里多少總是擔心的。想到有次投訴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看來并沒有任何進展,也沒有得到什么信服的答復。意外的,今天下午接到一個來自醫院的電話,號稱是藥店里負責這些藥品進貨事宜的藥師,說她接到反饋(政府衛生部門將問題反映給醫院醫患處理處),然后在電話里道歉,讓我發圖片過去,并且問我有沒有身體不舒服之類,說她一定會詳細調查,給我滿意的答復。又為藥店的柜員道歉,說她們的產品質量意識不強,有待提高之類的。我心想,好吧,不管怎么樣,醫院終于有人愿意介入來跟進處理這個事了,非常感謝那個政府服務熱線,果然不是形同虛設。
【藥品廣東負責人】(態度負責)
醫院的藥師讓這個藥的廣東負責人來和我解釋相關的問題。我把之前對生產日期的疑問說了一下。果然,說法和原來廠商經理是兩回事。藥的確就是去年生產的,不存在什么老包裝裝新藥的情況。為了打消我的疑慮,承諾會拿這一批次的藥去質檢,并出檢測報告發送給我。如果我同意的話,可以見面詳談,以便進一步消除我的懷疑。我說我只是擔心藥的影響和正規與否,對方說從現在起到寶寶出生甚至幾個月之后,會一直保持聯系,以確保這個藥的安全性。同時,希望我能繼續服用他們的藥,當然,后面幾個月的藥他們直接負責寄送給我。我說見面就不用了,到時出了質檢報告發給我看一下吧。
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從多方的態度來看,居然最后是因為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才有了一個相對讓人滿意的答復。否則,無論是醫院還是廠商,給我的反饋都無法讓人信服。我突然對政府部門有了很多好感了。
歐巴說我是一個對生活很較真的人。如果是他,他絕對不可能去打這些電話,或想辦法去處理的,頂多就是再也不吃這個藥了。平時買東西,假如買到很差的,或者別人多收了錢,也只會是郁悶,然后就算了,但不會去主動與商店協調處理的,大多時候選擇隱忍。
這是我不太認同的生活方式。為什么要忍呢,為什么要得過且過?倒不是自己很較真,而是覺得既然自己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就有義務也有權利去捍衛自己的利益,去監督一些企業。哪怕是現在租住的小區,有可疑的陌生人來敲門冒充清洗油煙機的,或者電梯壞了,我都會打電話給物業管理處反映這些問題,而不是說“算了,反正壞事又沒輪到我的頭上”。因為我想,也許我的這些小舉動可以避免一些悲劇發生呢,而不是在原地傻等。所以,翻翻我的手機通訊錄,會發現大量的各類生活服務電話,政府熱線等等。
說白了,我只是不愿意做那沉默的大多數!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