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近也確實有件兒不同以往的事。同事的兒子因為涉毒被刑事拘留,有律師的身份,就幫同事經(jīng)常去見見他的兒子。
同事是那種很執(zhí)業(yè)的律師,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反倒是我這個阿姨,覺得應該給孩子更多心理上的關(guān)懷。這應該是與學習親子關(guān)系教育課程有關(guān)吧?!
第一次會見之前,我著實刻意調(diào)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tài),第一次近距離面對溜冰的八零后,有點兒茫然。孩子比我想象的陽光,絲毫沒有頹廢和癮君子的痕跡,對自己的事情考慮得非常周到,邏輯性非常強。我重重地舒了一口氣。
初為律師之初接觸過刑事案件,短暫的經(jīng)歷之后,就擱置了。那時,每次會見,都帶著審視的態(tài)度,雖然也著力于尋找可能從輕、減輕、甚至免于刑事處罰的情節(jié),但是卻沒有試圖走近對方的內(nèi)心的想法和嘗試,那厚重的欄桿不僅是物理上的存在,也是交流和認識上的一個屏障。
然而這次,每次會見的都很愉快,就像是去跟一個忘年交的朋友約會,相互交換著彼此世界的不同風景,絲毫沒有為孩子的前途擔憂,也沒有為孩子惋惜的感覺。感覺是,孩子摔倒了,伸手去拉孩子一把,他就能自己站起來。孩子對自己很有信心,孩子在心理上也做好了接受最差的結(jié)果的打算,也不希望家里因此給自己花費太大的成本。這也是自我成長吧!
五味雜陳,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