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記|我為什么要去家訪?

家訪,是老師接觸新班級的首個工作。從前,大家都愿意老師來自家家訪,孩子們更是樂得不得了,覺得被老師重視了。

但是,現在的人更注重隱私,家長們有時也推脫自己工作忙,不方便家訪。甚至有家長認為,除非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老師才會去家訪。

所以,家訪的風氣普遍淡了很多。如今,老師和家長們大多采用面談甚至電訪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但是,這終究不如老師直接上門家訪來得直接和有效啊。

老師來家訪,你怎么看?

所幸我們學校一年級的幾位教師還是登門家訪,自然我們這些新教師也要家家戶戶去家訪了。

這兩個月,下午五點一下班,我和副班就要開展家訪工作了。有些家長工作忙,或者住的遠,還得用上周末時間去。

雖說家訪花費了老師的個人精力和時間,但于老師而言,確實或多或少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況、在家學習生活的習慣,對之后的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同時也能和家長近距離溝通,更好的開展家校互通的工作。所以,完成一輪新生家訪工作下來,身雖累,心猶榮。

那么,家訪,到底有什么用呢?

一、家訪前,了解學生家庭情況

一般而言,如果是本地家庭,家長會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有穩定的工作和住所,下班回家,接孩子放學,晚上陪孩子一起復習,監督孩子做作業,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讀課外故事給孩子聽。

這樣的生活雖然平淡簡單,但卻安然而舒適。

可是,一個班里總有一些家庭,是外來的借讀生。他們的父母大多是個體戶,自己做生意,回到家大多已經是十一二點了,自然沒可能陪孩子一起學習,全都要靠孩子自覺。

令人憂心的是,他們租住的地方大多靠近父母做生意的地方,人聲嘈雜,環境復雜。家里陳設簡陋,孩子甚至不愿意回家去。更何況,三天兩頭搬一次的家,又怎能稱為“家”呢?

更令人憂心的是,孩子的家中,可能還有其他弟弟妹妹在看電視。這個做姐姐的,只能在客廳一角,邊聽著電視聲和弟弟的哭鬧聲邊做作業。沒有家長的監督,甚至連獨立做功課的房間和書桌都沒有,你說,這樣的環境,怎能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呢?


建議:家長再忙碌,也請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多陪孩子成長。尤其是一年級,是孩子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在學校,老師引導;在家,父母應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請您記住,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間最是寶貴,多少金錢都不可換取。

讓孩子在低年級養成好習慣,到了中高年級,家長開始放手,目送孩子遠去也沒有關系。否則,等孩子長大了,就會不聽大人言;吃虧的,終究是您自己的孩子。

二、家訪時,觀察孩子在家表現

要知道,有些孩子在家vs在校的表現可大相徑庭。

學生小J,在學校很靦腆,也不敢回答問題。可是等我去到他家里,發現他其實可活潑了,是個小小“演說家”,大抵是害羞和害怕老師,不敢在學校說話罷了。

所以家訪后,我也刻意多培養和鍛煉他。可不,現在在堂上發言的,總有他了。

家訪中發現,有些孩子在家特別調皮,上躥下跳,家長卻可以做到坐視不管,置之不理,頓時“心生佩服”。這類家長,大概覺得自己也管不了了,那就由著孩子吧。

鬧騰的孩子更需要教育

請注意,這類孩子最危險!

他們有點兒小聰明,家長問他問題,都能回答,家長就覺得,雖然淘氣了點,可是在學校也能學到東西,也就由得他了。

家長其實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放任孩子,孩子自然也就放縱自己啊。孩子在學校,不只是學知識,更是學做人,學規矩啊。

如果孩子在家很淘氣,家長卻依然坐視不管的話,等孩子大了,他就會在學校里打架鬧事,給自己和家長帶來大麻煩。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出去社會工作,遇到不如意時也向從前一樣大吼大叫。您覺得,老板還會要他嗎?


建議:請家長不要放任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做家里的“小霸王”。在家的行為最能反映出孩子在校的日常。如果平時在家父母不管孩子,孩子也管不住自己,那在學校學習或玩耍時,又怎能控制自己呢?這樣的孩子,隨心所欲,沒有一點規矩,也就很難成器了。

三、家訪后,更直觀了解家長和孩子

不少家長都跟我說過,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家長,對著一年級孩子,真不知道該怎樣教他呀。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

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很喜歡玩ipad,不聽大人勸,玩得根本停不下來。我問她,那你平時是不是經常看手機呢?她頓時不說話了。

要知道,一年級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他們不會明辨是非,只會跟著家長。如果家長好玩電子產品,孩子會愿意看書復習嗎?

如果家長不做好榜樣,勸阻一點用也沒有。最有用的方法,是家長放下手機,陪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班里有語文學習不錯的孩子,他們的家長這樣做:

-1 家里有專門給孩子的書柜,購買老師推薦的書單的書本,家長有空會讀書給孩子聽;

-2 ?平時帶孩子去圖書館,自己也會借書看;

-3 古詩80首,成語大全,帶著孩子熟讀、識記。


同時,如果家長平時有意識的鼓勵孩子,相信孩子是聰明勇敢的。

但孩子做錯事時,也不慣著他,引導他說說自己錯在哪,下次應該怎么做。既可以讓孩子分清對錯,又可以訓練孩子完整說話的能力,這是一種新型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單純的打罵形式,孩子挨打了,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家長可以嚴格,但并不是逞兇和粗魯。剛柔并濟,才能讓孩子真正尊重家長。

有一個周末,我去一個三口之家家訪。當時孩子爸爸帶女兒出去跑步了,只留下媽媽和我在聊天。

閑聊中得知,孩子爸爸喜歡跑步,所以周末一定會帶著孩子去跑步。平時呢,也會帶著女兒學她喜歡的圍棋、鋼琴等興趣班。

伴孩子成長,攜孩子前進

這樣的家長,才能真正讓孩子成為一個多方面發展的人啊。我們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不是讓孩子不學習,光顧著玩,而是家長應該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和玩耍,寓教于樂,在培養親子感情的過程中,陪伴孩子成長。


全班42個家庭,結束一家又一家的家訪,從剛開始心生忐忑,到如今老神在在,大概是因為自認對孩子們又多了一分了解吧。

唯有不斷了解進步,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在夜中登門家訪,只為更清楚看見孩子那清澈的雙眸。


p.s. 10月到11月,11月11日,差不多兩個月,42個家庭,終于訪完了!佩服自己!

----------------------

我是阿代,90后南方姑娘。

愿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勾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人反映,有些家長群“排隊”點贊、“蓋樓”留言、曬娃……原本用來加強老師家長聯系的群已經悄然變了味...
    江蘇家學寶閱讀 2,621評論 0 0
  • 親子日記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開始寫親子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兒貝貝閱讀 7,706評論 2 22
  • 班主任治班策略: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在班級中的地位 初中班主任張老師 9月14日 上高中的時候,我是一個很...
    漢唐雄風閱讀 11,381評論 5 77
  • 我發現很有一些詞牌和一些詩體是孿生兄妹,這對于擅長作詩而不擅填詞或反過來的朋友來說,應該是個利好,比如: 玉樓春:...
    補缺樓丨胡德棒閱讀 391評論 5 7
  • 十一 只要是外出或旅行,每天都是美麗的紀念日,都有趣味的人和事可記憶。 外出,住在陌生城,見識陌生人...
    龍青閱讀 218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