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友誼碰壁的孩子
晚飯后,一群小朋友在小廣場玩。有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手里抱著只白色絨毛狗,桐姑娘見了很眼饞,上去跟小女孩和她媽媽說,可不可以給她抱一下。小女孩不肯,她媽媽在一旁勸說,也行不通。桐姑娘不放棄,一直默默跟在她后面。
期間,桐姑娘還把正玩著的秋千讓給小女孩。小女孩把小狗放在一旁,桐姑娘鼓起勇氣,我可以抱一下嗎?小女孩說,不行。她又站在一旁等待。“妹妹都把秋千讓你玩了,你不要這么小氣了。”小女孩媽媽試著勸說,無果。
“畢竟是別人的東西,你這樣老跟著人家,小姐姐會煩的,”我喊過桐姑娘,“那是她的玩具,如果她不喜歡跟你分享,就不要勉強人家了。你可以玩秋千,玩別的東西吸引她啊。”她不聽,“我就想抱抱小狗。”
孩子就是這樣,平時扔家里一堆的玩具,隨便抱出來大家都會當(dāng)著寶。勸說無效,且隨她去,其實我也想看看最后她能否成功抱到小狗。
過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小女孩抱著一只帶繩子的黑絨毛狗。她和抱白狗的小女孩是幼兒園同學(xué),兩人一人抱著一只狗玩得很high。桐姑娘愈發(fā)羨慕,又籌劃,如果抱不了小白狗,牽牽小黑狗也是好的。
別人在前面跑,她在后面跟著,小黑狗牽歪了,她趕緊上去扶正;小黑狗被扔在一邊了,她趕緊上去幫忙牽繩子,但很快就被奪了去:小狗是我們的,你不許玩。
桐姑娘依然不退卻,靜靜地站在一旁。她姨看不下去:“我看不下她這么卑微地跟在人家后面,討好別人。小女孩跟男孩就是不一樣,容易有團體,排擠另外一個。下次出來帶點零食刺激她們。”
她忘了,我們也是這么長大的啊。而且我們肯定也排擠過別的女孩加入自己的小圈子,她忘了自己曾是雷厲風(fēng)行“橫行霸道”的女班長。這是桐姑娘自己要走的路,我們都得接受。
有些幼兒園,就是大小孩子放養(yǎng)在一起的。小孩子很自然地跟在大孩子后面瘋,這就是他們相處的方式。再說,如果她現(xiàn)在進了幼兒園,說不定這是這么找朋友,跟別人相處的。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難受也沒有辦法,在我們心里是寶,在同齡人面前得重新定位。
我當(dāng)然會不舍,也知道她會碰壁的,以大人的眼光明顯看出那倆女孩鐵了心不跟她玩。兩個人的友誼最堅固,三人次之。她們已是極好的朋友,不需要額外闖入的第三者,何況還是個沒有任何競爭優(yōu)勢的小丫頭。
但是我既然已提醒幾次,就沒法再讓她放棄。有些事得嘗試放手,讓她自己經(jīng)歷。眼睜睜看她,有時候?qū)幵高x擇傷痛不放手。
有些人就是沒法成為你的朋友
不過,最后當(dāng)她再次摸扔在地上的小黑狗的繩子被小女孩呵斥后,我想,是時候結(jié)束這場虐戲了。
我把她拉走了。她很不甘心,哭了。
“媽媽看到了,知道你在努力想跟她們交朋友一起玩是不是?”我先是采取了共情策略,“可是,你那么努力了,她們愿意一起玩了嗎?”她抽抽搭搭,“沒有。”
你看,你特別跟她們一起玩,做了那么多努力還沒用。我安慰她,因為她們已經(jīng)是好朋友了,不想再跟別的人玩。這也說明她們不是你要找的人。你得明白有些人就是沒法成為你的朋友,無論你多么努力討好她們。
我想說友誼和玩具不是討好乞求來的,但終于沒有說出口,也許在她看來,那根本不是討好,是真心對別人好。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不是你不夠好,只是沒找對人吧。“你是個很棒的小女孩,有一天,你一定會找到同樣喜歡你的,也值得你追趕的朋友。”她哭著點點頭,似懂非懂。
“比如像潤潤那樣的(她經(jīng)常玩耍的小女孩),如果你跟潤潤說了很久,讓她把小狗給你抱抱,她會同意嗎?”她說,“會。”我說,“你看,那樣的女孩就可能成為你的朋友。你還會遇到很多那樣的女孩,像你一樣好的女孩。”
我講了那么多,她一定沒法全懂。但走到家門口,她已經(jīng)不哭了,上了樓,已經(jīng)很開心地吃起水果了。只是跑到沙發(fā)上玩時,會嘀咕一句:我以后長大了會碰到很多一起玩的小朋友。
我沒有說的是,媽媽和很多成人也都是這么過來的。
皖南宏村南湖書院的匾上寫的是“志道堂”,取一起讀書,志同道合之意。
我們成長的路,也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路。有些人很好玩,有些很優(yōu)秀,有些很吸引人,但不是每個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但,總有人會是我們的朋友。
有些注定錯過,有些輕易走進心里
有個朋友在公眾號后臺問過我:有一個朋友我覺得挺好的,人漂亮,為人處事也不錯。我們挺合得來,但是為什么她好像不太欣賞我的樣子,喜歡說我這不好,那不好,走路姿態(tài)不好,買的新衣服不好看,反正沒聽她夸過我什么。好像我在她眼里很不堪,完全是拿來比較的。
你看即使我們已經(jīng)長到很大了,還是不夠自信。還是會在“朋友”二字上磕磕碰碰,放不下。只是我們已經(jīng)沒法像三歲孩子那樣,抽抽搭搭地哭著要玩具要友誼。
我回復(fù)她,也許你的那個朋友,是個直性子,真的把你當(dāng)朋友才會像對待愛人一樣苛求你,希望你更好。她可以選擇什么都不說,說了是對你的看重吧。
當(dāng)然,這建立在你能感受到誠意的基礎(chǔ)上。如果只是一味指摘,也許她還沒有發(fā)現(xiàn)你的真正價值而已。若是這樣,你就更不用介意了,犯不著因為這個懷疑自己不值得獲得友誼。
沒辦法,我們都得接受,有些人就是沒法成為你的朋友。而有些人很自然就能走進你的心里。
有個姑娘經(jīng)常深更半夜扔給我一個鏈接:這個話題你也可以寫。我說,你怎么這么抬舉我,像極了約稿編輯。她也不否認:嗯~不給稿費的編輯。
這是經(jīng)常推動你,能讓你變得更好的朋友,她能穿越你的皮囊看到自己沒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
有的朋友,一路走來靜靜守望,像空氣,像涼風(fēng);有的風(fēng)趣機智,看到她就開心;有的溫柔仗義,不經(jīng)意就能撥動你心底的漣漪;有的勵志,看到她就能量滿滿,不再傷春悲秋疑惑路在何方……
如果擁有了友誼,一定要珍惜,別忘了我們都曾是為了尋找友誼哭泣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