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和談了四年的男友分手了,閨蜜團得知后,都驚訝不已。但小A心意已決,曾經說好“非你不嫁”的綿綿情意,現在都變成了深深的恨意。
對我們這些單身狗來說,實在不懂那個男生有哪里不好。以前總聽小A說,他為了和她多待一會兒,常常錯過末班車,以致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回去。但即便是這樣,他也毫無怨言。
只要能見到小A,和她說說話,哪怕是一起看書,都讓他覺得幸福。所以那一個多小時的路,他走得很甜蜜。小A說,他會在吃魚時給她剔魚刺;會蹲下來幫她系鞋帶;會照顧她的小情緒……
就是這樣一個人,小A竟要和他分手。我們問她,她也只是苦笑,什么都不說。我們猜測著,是不是他犯了原則性錯誤。但是,看他對小A的態度,不像啊。
小A淡出我們的視線后,另一個好友小C和相戀七年的男友結婚了。婚后的小C和婚前沒多大差別,還是一樣開朗樂觀,時而嚴肅認真時而滑稽可愛的樣子依舊招人喜歡。
猶記得,小C在結婚前,也和男友鬧過一次,險些分手。
小C說,直到現在,男友身上也有些她不喜歡的地方。這些不喜歡的地方,她知道自己改變不了,所以總會提醒自己,多看看他好的方面。她雖常在我們面前貶損自己的男友,說他丑、悶,但在我們眼中,他們的感情穩固又浪漫。
小C的男友沒什么興趣愛好,因為學的是土木工程,所以約會時,他的話題總離不開鋼筋混泥土。他會告訴小C修地鐵的步驟,建立交橋時,所用到的專業名詞。他閑暇時不打牌,不玩游戲,偶爾看身邊的小伙伴去林子里捕鳥。
按小C的話來說,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和吃飯、睡覺,乏善可陳。有時候小C正興致勃勃地拍花草,他就在旁邊講起花壇的外觀結構來了。小C覺得無趣。但她并不生氣。愛好這個東西是給自己放松心情的,他不喜歡,不欣賞,小C都不太介意。
時間久了,反而是他對小C鏡頭下的東西感到好奇。明明是看起來很普通的東西,為什么在她的鏡頭下變得那么有趣?他想不明白。因為想不明白,所以他開始學攝影,了解相機結構,掌握拍攝技術。他的樂趣從鋼筋混泥土轉移到小C身上,他開始熱衷給小C拍照,或者拍些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
就這樣,他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小C卻漸漸愛上了綠植。
2、
小C的男友燒得一手好菜。平日里,我們看到的小C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只安心在家呆著,努力養成個大胖子。瞧著她越來越豐滿的腰圍,她男友還是樂呵呵的。
與當初的悶不同的是,他會在公司旅行時給小C拍視頻,讓她看到他眼中最美的風景;他會把工地里丟棄的小花小草移植到花盆中,然后送給小C;他還陪她去她想去的地方,然后穿些奇怪的衣服哄她開心……
我們感嘆小C命好,初戀就是那個對的人。但小C笑著搖搖頭,說一切并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當初他追她時,她也覺得他各種不好。但是,當她接受他以后,并不是只有他在付出。
戀愛中的人一起吃飯,男友常常搶著埋單。時間久了,有的女孩子會習慣對方的付出;也有的女孩子,會自己提前埋單,避免讓對方付出得太多。但小C不是,她從不在金錢上過多地糾結。
他愿意埋單,那是他心甘情愿的付出,她開心地接受。同時,她了解到他的喜好后,會以送禮物的方式給他驚喜。
她回饋了他的付出,但這種回饋是不經意間完成的。因為太過刻意,會傷他的自尊。
在他確定小C在乎自己后,他付出得越來越多。這種付出,看似不溫不火,不動聲色,但卻一直讓人覺得溫暖。
小C說:“你們只看見他端出飯菜時開心的樣子,卻沒看到我在他做飯前洗菜、配菜,也沒看到客人走后,我收拾碗筷。兩個人中,總有一個人的付出是擺在明面上的,而另一個人,就要在幕后做好一切。如果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付出,這樣的關系,不會長久。”
3、
后來,我把小C的話轉述給小A,她點頭稱是。
最初那一年,也是那個男生追求小A的一年。當時的他,對小A那是貼心貼肺的好。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他照顧著她所有的情緒,只要她有需要,他就會放下一切出現在她面前。
小A想,也許自己要找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吧。于是,她答應了他的追求。在他這樣付出了將近一年半以后,他們終于甜蜜地開始了。
是誰說,一個一開始就愿意為你做牛做馬的情人,他要的回報絕對比你想象的還多。
這句話,放在多年前,小A絕對置之不理。可是,拿到現在來看,它卻是至理名言。
自從和小A確定關系以后,他就沒那么上心了。
當然,小A也理解,畢竟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熱情有限,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維持熱情,一輩子待你像熱戀。于是,小A像所有“懂事兒”的姑娘一樣,默默地付出,不求回報。
她想,愛不就是這樣嗎,還愛時,就盡全力去愛,如此才能不留遺憾。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小A的付出越來越多時,他的付出開始越變越少。就像某句話說的,愛情有三寸,當你付出一寸時,你可以得到兩寸,可是當你付出兩寸時,你卻只能得到一寸。
小A念及他過往的好,念及他當時焦慮的心情,默默忍了。她以為,自己的付出可以喚醒他曾經的記憶,讓他變回曾經的樣子。可是,她越錯越離譜。
她并不知道,男生和女生在面對感情時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的。當你還不愿付出時,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征服你,于是努力付出。可當你開始回饋時,他就會意識到,你們的付出趨向平衡。這時,他就不會付出更多了。
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在索需這種相對平衡的關系,彼此的付出相當,這樣才能走得長遠。而小A一直在用力付出,這讓對方誤以為,自己的付出足夠多,他們還可以維持相應的平衡,所以,他停止了。他并不知道,女生會在彼此的付出不平衡的時候,還一味付出,目的只為喚醒他的愛。
4、
很久以后,小A說,他們之間并沒有誰對誰錯,如果一定有錯,那就是他們都不懂愛,不懂對方吧。小A以為他會跟自己一樣,因為對方付出太多,于是變得更加主動。卻不料,正是她無止境的付出,把這段感情推向終結。
分開一年多以后,他也曾多次找到小A,希望復合。他坦言自己的錯誤,發誓自己會改,可小A再也無法相信了。她每每想到自己無盡的付出,換回的卻是冷漠與不在乎,心中就充滿了無力感。
有時候,她甚至憎恨他,恨他為什么一開始對她那么好,如果沒有那些好,她就不會感受到從最熱到最冷的距離。如果他們都一點點投入,不那么用力,就不會筋疲力盡。她覺得,她可以愛這世上的任何人,唯獨沒有他。
感情就像彈簧,兩個人在互動時,一個人遠離,另一個人就會靠近。但走得長遠的感情,都會給這段感情設置一個止損點,當自己的付出到達止損點時,就不該再付出了,否則,關系只會像拉壞的彈簧,再也無法收回。
就像小C他們倆,一個人付出時,另一個人高興地接受。等自己可以付出時,再回饋給對方。他們都會看到對方的好與不好,相處時,多想想對方好的一面,同時,也不忘記自己,盲目付出。這樣的感情,才能形成良性互動,走得更遠。
可是,要做到這樣并不容易。當我們在感情里一味付出時,常常變得盲目。尤其是像小A一樣,已經認定這個人就是對的人,那么心里多少會覺得,不論自己如何付出,對方都會看見,并且回應。
于是,我們輕易地迷失了自己。有時候直到吵架時,才會突然醒悟過來,說:“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為什么你對我越來越差?”
你的付出感或許真的影響了你們的感情,讓身邊的那個人離你而去。因為他會覺得,既然你要求他回報,那就是說,你的付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
當你以這樣的心態對待感情時,你是否想過,你付出得太多了?
有時候,不是什么付出感,也不是什么低價值感,更不是雙方沒有愛了,純粹只是因為你們處理感情的方式不同。
你無限度地榨取自己剩余的空間,讓自己的生活圍著他轉,這樣又怎么能得到愛呢?
連小孩子都知道,當他有很多棒棒糖時,他會很樂意跟你分享。可如果他只有一個,他是絕對不會給你的。這才是人們原本的樣子。
5、
在付出時,保留一顆愛自己的心,這并不是自私,而是讓自己回到屬于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付出更多的愛。干涸的泉眼出不了清泉,同樣,過度付出,不在意自己真實感受的內心,也很難再去相信愛,付出愛。
你不可能永遠處于給予狀態而不會感到匱乏。一段親密關系得以延續,一段友誼得以長存,都是一樣的道理。
在我可以給予時,我給你關心和溫暖,在我無法付出進入低谷時,你給我關心和溫暖,這樣的關系才會流動,并長期走下去。
如果,你不斷地質問對方——“為什么你對我越來越差?”
那么你就該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多愛自己一點,也給這段關系多一點空間,讓它還能正常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