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讓生活更有質量的人都關注了書畫藝貳
仇英
仇英(約1498年—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明代著名畫家,漢族,江蘇太倉人。后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
仇英 ?《神仙圖》
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
仇英 ?《山水》
仇英的山水畫多學趙伯駒、劉松年,發展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院體畫”傳統,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即保持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
仇英 ?《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
仇英擅長臨摹。他功力精湛,以臨仿唐宋名家稿本為多,如《臨宋人畫冊》和《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前冊若與原作對照,幾乎難辯真假。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和人物故事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艷,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
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于巨制。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漢宮春曉圖》
清代院畫家作過多本,無非是借皇家園庭殿宇之盛以騁其華縟藻麗之筆罷了。圖中人物發型服裝皆為漢代式樣,但宮室、家具的形制皆是明朝的。全畫構景繁復,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鑒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閑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仇英 《桃源仙境圖》
東晉隱士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描繪了人們理想中的隱居勝地,成為后世畫家熱衷描繪的題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圖》也應是取材于此。此圖為重彩大青綠山水,深受南宋趙伯駒畫風的影響,又兼取劉松年精巧明麗的用筆、用色。
全畫以豎幅高遠章法,分三層疊進,近景為深壑、小橋、流水,橋上有童子捧甌而過。板橋過處,青草鋪地,另一童子攜食盒亢于岸頭。隔小溪為山洞,內有鐘乳石懸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邊有一位仙者彈琴,兩位仙者于旁靜聽,傳神入微。
仙者傍依的山根巖石間,有山桃雜卉伴臥松而開放,古松自右岸斜坡橫臥于洞頂,松皮龍殼,青藤盤繞,與左岸山巖之山桃相呼應,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屬,又怎能到這里生存!這是作品的主題部分。洞頂清靄虛掩處,有小路自云中顯現,繞過山梁及松林,瓊閣高筑與松柏相輝映,山澗有清泉,挾亂石而流瀉,澗邊雜卉仙草益發,石上小亭別具,山間浮云繚繞,斜暉之中,幾組遠山,一派云海,更使畫面境界無盡。
《松溪論畫圖》 ?絹本
此幅左側畫蒼松巨巖,臨水平坡上,有二老者席地而坐,欣賞畫卷,還有二童在樹下汲水煮茶。人物形態準確生動,形神畢肖,頗有生活情趣。山石采用“小斧劈”皴法,方硬嶙峋,富有質感。畫面意境清曠,靜中見動。
《桃村草堂圖》?明 仇英
此畫描繪的是一幅幽深靜逸的隱居環境。松下一人獨步,一童子正捧甌過橋。草堂位于山坳。其后是桃林一片,溪流出其下,有一童子踞溪側洗硯。更上則高嶺白云,叢樹列布,極幽深之致。這是一幅文人隱士的普通生活圖景,表現了古代文人崇尚山林的心境。整幅畫意境如詩入仙,畫法精細工謹,細致入微。通幅大青綠著色,色彩艷麗深重。方薰在《山靜居論畫》中說:“設色不以深淺為難,難于色彩相合,合則神氣生動。
《百美圖》?明 仇英
此幅《百美圖》手卷為其工筆重彩人物仕女畫的代表作。圖中仕女形象精確生動,工細雅秀,人物線條流暢,賦色鮮艷清麗,布局背景、亭臺,竹石、器具、舟車等等,精巧周密,一絲不茍,是一般畫家所不能替代的。
仇英《清明上河圖》遼寧博物院藏本
仇英原有兩本《清明上河圖》藏清內府。其中一本連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被偽滿溥儀盜出宮后帶至沈陽。1945年,溥儀攜圖出逃被截獲,兩本《清明上河圖》及大量文物才幸免于難。1950年,鑒定家楊仁愷除發現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外,還發現了仇本《清明上河圖》,后張本被送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仇本仍留現遼寧博物館收藏。
更多仇英作品欣賞
《洗桐圖》
《行旅圖》
《垂柳對弈圖》
《江山無限圖》
《人物山水圖》
《云海仙山圖》
《月宮圖》
《人物山水》
《西廂記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