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值班時跟家長們聊天。有位媽媽突然坐到我身邊,壓低聲音有點神秘地跟我說,她那個三歲多的兒子一個人又沉浸在自己的狀態了,這個有沒有問題。我順著她的指引看到一個小男孩正舉著積木在模擬飛機,自己在那轉圈。
她還很凝重地告訴我幼兒園老師說孩子有自閉癥,理由是經常一個人對著一個玩具玩很久,而且有一次去操場看到一片樹葉都玩了好久;另外老師說孩子記憶力很好,自閉癥的孩子都有某些天賦,更加印證了孩子的病癥。于是屢屢推薦媽媽帶娃去看病。媽媽覺得孩子在小區也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也愛說愛笑,所以并不覺得自己孩子有病。但也經不起老師經常見面就說,于是也開始焦慮不安起來。
中心孩子的情況我們每個老師都基本知道,因為每周的教研都需要匯報每個孩子的情況,包括進步和提升點以及如何更好引導等。這個小男孩的情況就是基礎認知弱一點,媽媽也坦言之前跟孩子溝通得太少,也沒有有意識地讓孩子把物品和名稱對應上,所以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孩子也不知道叫什么。至于平時孩子玩東西,她們都從不打擾,玩東西玩1-2個小時是常有的事。也就意味著從注意力的幾個緯度而言,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性很好,但是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的轉移性很弱。
這位媽媽接著也告訴我,后來實在沒辦法只好換幼兒園了,在這里終于沒有人說孩子是自閉癥了。
最后,我跟家長說孩子加強基礎認知和適當訓練注意力轉移就好,放寬心,孩子再正常不過了。
至于自閉癥,那真是莫須有的標簽。他沒有語言障礙也完全沒有人際交往障礙,他一會玩積木、一會看書、一會過來找媽媽,在中心玩了將近2個小時才走。
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和獨特性,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