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邊多了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著。與天心拆書幫書單中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在穿插閱讀,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此書中諸多文字對自己都無法忽略的觸動著。法國學者帕斯卡爾(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說過:“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書中提到所謂“閱讀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習慣于從書寫文字中汲取大量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和過去歷史上每一個深有教養、智慧的人別無二致。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確是,現代的人有一種感覺,讀書這件事好像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必要了。收音機,特別是影視,取代了以往由書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圖畫或藝術設計的部分功能一樣。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電視有部分的功能確實很驚人,譬如對新聞事件的影像處理,就有極大的影響力。收音機最大的特點在于當我們手邊做某件事(譬如開車)的時候,仍然能提供我們資訊,為我們節省不少的時間。但在這中間還是有一個嚴肅的議題:到底這些新時代的傳播媒體是否真能增進我們對自己世界的了解?書中也提到學校是否有效地教導過學生如何閱讀母語?六年級的學生被留家庭作業——閱讀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等等書籍。同時,這并不表示大多數學生在閱讀方面都已經有足夠的理解能力。許許多多學生進入中學之后成績很差,就是因為讀不懂書中的意義。書中提醒:閱讀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有許多人認為,寫作者及演說者起碼必須要花一點力氣,聽眾或讀者卻什么也不必做;因此,比起充滿主動的寫跟說,讀與聽完全是被動的事。其實完全相反,聽眾或讀者對訊息的接收,應該像是棒球賽中的捕手才對。投手和打擊手的行動是讓球動起來,而捕手的行動是讓球停下來。在這個活動中完全被動的,就是那只球了。把這個類比的概念往前推,捕手的藝術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線球、變化球、慢速球等等。分享至此暫告一段落,筆者還有一些公務要做。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耐心等待筆者的——關于閱讀(二)
關于閱讀(一)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