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珠寶有靈性,時間久了,晶瑩剔透,光潔純澈,不摻一絲雜質的鉆石,難免讓人產生靈魂交織的惺惺相惜之感。很多人或許真的愿意將她一代一代傳下去,記錄生命交替的光輝。
鉆石與好看好玩、頻繁更新的fashion?jewellery不同,有些珠寶首飾天性莊重。除去裝飾性,本身就攜帶著某種更為深遠、宏大的使命。
一位劉女士的一位女朋友,早些年熱衷購買最新款的時裝與包袋。今年與她見面,她與劉女士說:“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消費大幅度轉型,迷上買金銀珠寶,開始研究保值性了”。劉女士笑她年紀漸長,要珠光寶氣了。
結果自己也受其影響。最近賺了一筆不錯的收入,跟男朋友討論如何處置。她說,應該去給自己買顆鉆,這樣也算是擁有了小小的不動產。
你敢說,對著這樣精巧璀璨的鉆石不心生愛意?
但就鉆石來看,一顆小石頭,以遠遠長于我們的生命長度存活世間,在時間的維度和跨度上就已經具備了曠世宏大的意義。人們習慣用她來見證生命中的大事件,例如婚姻、例如生命傳承,甚至將人類世界發明的最至高無上的愛情與之緊密聯系起來,表達一種最理想的期待,企盼人間情感也能堅若磐石、矢志不渝。
當然,愛情能不能恒久遠我并不知道,但鉆石確實是能夠做到的。
花枝招展的夢露女士,甜甜美美地唱出那首“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歌詞卻幾多蒼涼:
我聽說過許多戀情
但那只不過是幻想的伯拉圖
只有鉆石才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時光飛逝
年輕總會不再
腰一旦彎了就再也沒法站直
但不管是背部僵硬
還是膝蓋僵硬,
你可以永遠如鉆石矗立
人們賦予這些閃光的小東西最大化的價值,既然愛總是柔軟善變,那么就用一個堅固、穩定、經得住時間考驗且昂貴的物質來見證吧,為浪漫提供一個有力的載體。
女孩兒們彼此心照不宣,知道留得住的才是諾言。自古至今,從杜十娘到伊麗莎白泰勒,各個藏著一個沉甸甸的珠寶箱,多少的愛恨情仇,都寫在這永不褪色的珠寶里了。
帶著麻將般大顆寶石戒指的姜喜寶與人爭論說:“鈔票與鉆石又不一樣,鉆石是穿著皮裘禮服的女人,現鈔是……裸女。 ”
珠寶不為著昂貴而昂貴,其中蘊藏著更多關于長情的隱喻。
否則《色 戒》里懵懵懂懂的王佳芝如何在看到那顆鴿子蛋之后,情感完全戰勝了理智而因此喪命。她甚至不確定那是不是愛,一點點隱藏的真心,在一顆耀眼的鴿子蛋面前噴涌而出。就這一點真心,要了命。
珠寶之于凡人,是奢侈的享受,是昂貴的祝福。珠寶之于貴族,是沉甸甸的階級象征,是高人一等的負擔,是命運的恩賜與枷鎖。
有一部電影《王冠》
講的是英國皇室在伊麗莎白二世繼承王位前后的種種故事,沒有一個國家,比英國更有資格和能力拍出地道而全面的貴族生活。
年輕青澀的伊麗莎白,在父親00突然病逝后被迫接受皇位。回國的飛機上收到老祖母的一封信:從前的伊麗莎白已經消失,新的伊麗莎白必須誕生。這兩個伊麗莎白會經常產生沖突,但你記住,王冠可以戰勝一切。
時至今日,在英國,人們依然對皇室秉持著最至高無上的推崇與愛戴。皇室的一切吃穿用度,均代表著最頂級的考究、精致與氣度。當然如今的皇室順時代趨勢,早已不再追求無盡的奢靡浮華,新一代的凱特王妃已經開始巧妙地將優質親民的本土牌運用得爐火純青。
凱特王妃在無數場合都會佩戴首飾,種類之多讓人頗為訝異。但細細研究下來,每一套都合理又得體,有配合大型場合端莊低調、不喧賓奪主,也有些私下里能配青春溫柔的私服。
但凡在英國生活過的人不會對其陌生,雖然如今珠寶都試圖與皇室搭邊,但鉆石卻真正有底氣說出皇室淵源。不管是工藝品還是首飾都少不了鉆石的影子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就被女王授予了皇家認證。
當年年輕的伊麗莎白戴上的那頂鑲滿珠寶的沉甸甸的王冠,鉆石的榮耀象征著她的權力與地位。
這頂王冠在英國已經傳襲了很多代,皇冠上鑲嵌的鉆石見證了大不列顛帝國兩個多世紀的的興衰與變遷,并將持續與之一起走下去。
貴族的核心在于世襲與傳承,而當下的鉆石也被賦予了同樣的精神。電影里年幼的伊麗莎白戴上那頂鑲滿鉆石的王冠,是命運為她鋪上布滿荊棘的紅毯。而你我沒有這般憂愁,如能有這小小的光芒四射的物件,牽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情愫,鉆石則是最美好溫情的情感銜接。因為她們歷久彌新,念舊且美;世代傳承,不損不滅。為素人打造一場皇家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