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樣的情況嗎?總是怕錯過什么重要的信息,反復看手機,聽到微信聲音趕緊回復;工作的時候,總是想下班,不喜歡上班;工作了十幾年,工作能力沒有任何提高,還不如剛畢業的學生。
根本原因可能是缺乏深度工作的能力。
最近看了《深度工作》,目前看了1/3左右,更新了一些做事的方法,過去我對專注的理解是專注很重要,專注要在固定時間只做一件事。
現在我理解的專注,不只是要在固定時間段做一件事,還要做到“深度工作”。
關于寫作,不只是堅持在固定時間段寫而已,還要清晰知道自己要如何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借助固定的寫作模式,模仿別人的寫作方法,還是跟著更有經驗的寫作朋友學習,請他進行幫忙指點,找到更好的寫作方式。
深度工作不只是要做,還要想辦法做好。
但現在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減少,生活中有太多浮淺的事情了,微信消息,短視頻,郵件,時刻干擾日常生活,這容易導致花很多時間關注浮淺的事”卻忽略了真正重要有價值的事情。
即使工作了幾年,可能一直是停留在“浮淺”的事情上,核心能力并沒有提高。
但深度工作能力對我們而言越來越重要。
如何做到深度工作呢?
分享2個小技巧:
1. 進行時間區分,分為專注時間和開放時間。
在專注的時間內高度專注自己在做的事情上,不被外界影響,在開放的時間,安排一些日常不重要的瑣碎的小事。
專注時間可以是2小時,30min,根據自己情況而定,重要的是在專注時間不受任何事情影響。
你可能會擔心錯過一些重要的信息,試著把這些規定在一個時間點集中處理,比如2個小時后,一起回復郵件,微信。
另外,這些信息并不是工作的核心內容,過去我有一個誤區,以為快速回復消息是盡職工作的體現,實際上可能是讓你覺得自己非常忙碌的借口。更好的衡量標準是你的工作結果。
真正有效的是可以真正解決工作的核心問題,而這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需要專注,深度工作。
(學到了一個新詞,浮淺的事:“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很簡單就可以完成”,以后只要頻繁看手機,就用這個詞提醒自己。)
2. 生活中養成固定的習慣
比如每天早上5:30—7:30起床,專注讀書,寫作;上班7:45出門;匯報前,先在自己的腦海里過一遍;4:30下班,用番茄鐘讀書,6:30—6:30運動;7:00—8:00拍攝自媒體短視頻。
為什么要養成固定時間做某件事的習慣,這樣減少了選擇,更大程度節約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不再分心安排自己每天的日程。
想起了喬布斯,他常年穿著同樣的黑色上衣和牛仔褲子,確定了穿衣選擇,確定了固定的穿衣習慣,從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深度專注的事情上。
你自己想要專注在什么方面,試著設定固定的習慣,然后在這個時間點全身心投入。這是屬于你的專注時間。
有一個很火的詞“心流”,指的是做一件事,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內心是非常幸福的。有研究發現全身心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更容易產生心流的狀態。
深度工作是一種專注的態度,這種態度彌足珍貴,創業也好,工作也好,學習一項本領也好,用“深度工作”去面對。
當然深度工作需要刻意練習,當每一次和看手機對抗,每一次和分心對抗,都是在強化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深度工作能力。
希望你我都可以用深度工作的方式,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里是橘子童學丫,關注我,我們一起成長,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