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話題前,先講個好玩的事,你有沒有注意過,很多動物眼睛都是長在頭兩側的,他們能同時看到上下左右前后。
這樣一想,那它們的視覺可比人類發達太多了,你羨慕嗎?
以前看武俠小說是否想過擁有這樣的眼睛該多好啊,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再也不怕人背后偷襲,一個打十個都行,肯定能成為一代大俠。
但是這樣的眼睛就沒壞處了嗎?
其實不然,擁有這樣的眼睛就會造成一個很重要的后果——目光分散。視線不能集中于某一處,不能聚焦,所以也不能專注,大腦也隨時要處理看到的圖像,不能深入的長期思考。
由于他們不能深入的觀察思考,所以他們的注意力時時刻刻的消耗在身邊發生的一切。它們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只有現在,于是他們被永恒的困住當下。
最終有的動物眼鏡進化到了正面,然后能聚焦事物,能深入長期的觀察,不會因為沒有焦點而被分散注意,可以思考,終于有機會進化出大腦皮層,也就是智慧。
你會發現大部分有一定智慧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眼睛在前的,眼睛在左右兩側有全方位視角的,如蜥蜴這些,都是智慧不怎樣的,其實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差不多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扯遠了,回到正題,其實通過上面故事就能看出,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放棄了全方位的視角,接受了視覺盲區,放棄了視覺盲區的安全感,進化出了智慧。
所以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幾乎是所有的進步,都是在放棄部分安全感的前提下才能獲得的。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時刻被身邊發生的一切吸引,他們基本上從沒聚焦過一件事情,沒有深入的思考過。也沒意識到他們這種模式的局限性,就像那些無死角視覺的動物一樣,分散所有的精力去做個過客,那只能永遠被困在當下。
尤其體現在中國大部分的父母身上,他們對子女的期望都是過著穩定的生活,希望他們干一些“鐵飯碗”職業,穩定安全,在很多年前,他們心里安全踏實,你聽從了,但是你總是抱怨自己不喜歡,是為了他們安心。
其實你這樣,不僅是給他們帶來了安全感,也給你自己帶來了安全感,因為你的順從就是安全感。
從小到大,父母都是你的依靠,孩子都父母的依賴使他們不敢輕易違背父母的意愿,這種情緒一直延續到成年,到你現在還是,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阻礙反倒是一個檢驗,考驗你是否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
再問集合看起來和這個主題沒有關的問題:
1、為什么“別人的”總是“完美的”?
2、什么是合作?什么是信任?
說道“別人的”,很多人會想到,別人的孩子,別人的專業,別人的工作,好像“別人的”總是那么完美,自己的總是那么糟糕。其實這在我們生活中并不少見。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上市公司的現象,包括阿里、百度在內的很多上市公司,剛上市的時候,會有很多原始股的出售,這些原始股出售后很多都有很大的升值,甚至翻了好幾倍。肯定會有人說這些人是不是傻,這么好的股票就這么甩賣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自我的不安全感,很多上市公司在別人眼里都是高大上的,感覺要是持有他的原始股,打死都不會賣的,但是他們內部的人就不會這么想。
因為內部員工能看到很多企業做的不好的,甚至很差的地方,他在有持有原始股的時候,對于這種不好的地方,會在他眼里無限放大,然后感覺這是個很差的公司,也許明天股票就會虧本,所以早點拋售,落袋為安。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別人的專業/職業前途是一片光明,那是因為你對自己的專業/職業很熟悉,知道里面的缺陷。
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感覺每個人過的都比你好,不過是他們把很長一段時間的精選部分展現出來,平時其實和你是一樣的。
不要想通過選擇一個“完美的”專業/職業來獲得安全感,沒有哪個職業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要能忍受專業/職業不盡人意的地方,你才會真正的成為一個強者的。
什么是合作?什么是信任?
其實合作的本質就是合伙人吧一部分的安全感交出來交由對方保管;
信任就是相信對方不會主動利用你交出去的那部分安全感;
所謂的缺乏安全感就是,不相信他人會不利用自己交出去的那一部分安全感,他們一時想的是
“萬一他不靠譜怎么辦?...”
“萬一他背叛我怎么辦...?”
“萬一他.........”
只要愿意,這樣的問題可以列出幾十條,所以不愿意放棄這部分安全感,到最后什么事都只能親力親為,自己單干,去做他認為的哪個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事情,但是這樣的生真是萬能的嗎?
如果你知道了有的人缺乏安全,你們就知道。
盡量不要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為和他們是沒有真正的合作的。
順帶說一下,如果還有選擇,也盡量不要與沒有安全感的人結婚,甚至談戀愛都不要,因為你會被她的安全感需求所拖累。
這是被大量的事實例證所證明的,什么“奪命連環call”“手機GPS定位”這都是小事,還有更瘋狂的,甚至發生悲劇,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網上找找,希望不要被嚇到。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可以去練習放棄一部分安全感。
比如不上班/不上課的某天,不帶手機,出去逛一天,適應沒手機的不安全感。
和人合作時,隨時提醒要相信別人,只要不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其它的其實都是可以補救的,就算錯了又如何。
做幾件出格的或者和你形象不符的小事情(記住是小事情),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放棄掉竭力保持好形象的安全感,不用擔心對你有什么太大影響,這樣的小事,一般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人遺忘的。
等等還有很多,說白了練習放棄安全感,就是要把自己“豁出去”,這是個痛苦掙扎的過程,就算是我上面說的那三件小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人的成長就是一個痛苦掙扎的過程
就行我以前寫了一篇街頭搭訕的,很像跟她搭訕,但是就是不敢,
也考慮過各種可能:
會被抓起來嗎?不會,
會被罰款嗎?也不會,
會被嘲笑嗎?甚至都不一定,
但是就是感到一種力量阻止著自己。
總是不敢邁出第一步,去說個“你好,我想認識你。”
基本上沒有太嚴重后果,但是還是舍不得放棄哪一點被拒絕的安全感。
所有的成長突破都需要大勇氣,你敢放棄你的安全感“豁出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