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我們的回憶,尤其是關(guān)于童年與家的回憶,多離不開食物,特別是糖果,很多時候那甜甜的味道和口感就如同親情一般溫暖著我們,平淡而綿長。
不久之前,偶然在超市的貨架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朱紅色的糖果罐包裝,顯眼的位置上有著半顆咬開的巧克力小球。欣喜若狂的我迅速認出那是小時候最喜愛的麥麗素,毫不猶豫的買了回家。
上一次吃麥麗素的時間,約莫在十幾年前了,可當我打開包裝,拿起一粒巧克力小球含入口中時,一些過去的記憶涌了上來。
我總是習慣在口中把外面薄薄的可可脂含化再去咬開里面口感輕盈的填充物。里面白色的物質(zhì)充滿了微小的氣孔,若慢慢的讓它在口中融化,舌頭上會有溫暖的感覺,那種口感似奶粉,似麥芽糖,又似餅干。
然而,回憶沒有就此止步,恍惚間,感覺自己回到了奶奶家的小房間,外面是炎炎酷暑,身前雜亂的攤放著剛剛完成的暑假作業(yè),老式的綠色葉片風扇在吱吱的搖著頭,我抱著一個盛滿麥麗素的小白瓷碗慵慵懶懶的躺在沙發(fā)上,思考著乘著晚飯還沒做好去找院子里的哪個小朋友玩。
麥麗素一直以來都是我做完作業(yè)奶奶給的獎勵,她怕我多吃,總把買回家的麥麗素都藏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每次只有我完成了作業(yè)或者做了什么讓她覺得我很乖的事情,我才能獲得一小碗麥麗素作為激勵。
恍惚間,我似乎想到了電視里貓和老鼠動畫片的聲音,感覺眼前看到了夕陽的廚房里蒸汽騰騰,奶奶系著圍裙切菜的背影。我接著連續(xù)吃了幾顆麥麗素,直到自己感覺有點發(fā)膩,把盒子蓋好,去洗了洗臉,回到現(xiàn)實。
我們都有很多關(guān)于食物的回憶,有些是正面溫暖的而有些是負面消極的。食物的口感,氣味和材質(zhì)都可以激發(fā)人的回憶,不僅讓人回味起曾經(jīng)吃相同食物的感覺,還能夠把人帶回當時的情景。
食物被認為是人感覺和情緒記憶的有效激發(fā)因素之一,因為它像一座橋梁把人的感官和意識連接了起來,所以我的“麥麗素經(jīng)歷”并非不同尋常。好奇的我在網(wǎng)站上搜索巧克力或者糖果零食相關(guān)的信息,總能找到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例如“童年”,“懷舊”,“思鄉(xiāng)”和“回憶”等等。
特別是在蘋果日報上看到的一句話很有意思:
“糖果總是讓人充滿好心情,甜甜的滋味,讓人瞬間把老師、考試、訓導主任等等拋到腦後,就算吃到蛀牙也義無反顧,因為糖果就是童年的一切!”
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也想研究清楚為何人會這樣。在文獻里查了查很多關(guān)于人類進化和大腦的研究似乎對這一現(xiàn)象有很普適的解釋。
首先,在進化過程中食物被廣泛被認為是大腦記憶的主要目標,由于人對食物的知覺重復性,與食物相關(guān)的記憶往往被認為是人的長期記憶。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部分被稱作海馬回(hippocampus),它存在于大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中,被認為是負責形成長期記憶和陳述性記憶的關(guān)鍵腦組成部分。
這兩種記憶一旦形成就會持久的存在于我們意識里,而且人可以隨時想起很多其中的細節(jié)。海馬回也是用于空間記憶的重要腦元素,這可能對沒有語言能力的動物來說更加重要。
除此之外,海馬回與大腦中控制情感和氣味識別的部分也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有些時候我們在想起食物時會有強烈的懷舊感,有些關(guān)于情緒和空間的記憶也會伴隨出現(xiàn),而且如此生動。
可是,是什么具體的原因?qū)е峦甑奶枪屖畮啄旰蟮奈覀內(nèi)绱嘶匚渡羁棠兀?/p>
進化論中認為人類天生是喜好甜味的,我們的靈長類祖先在最初還沒具備狩獵和圈養(yǎng)技能時選擇吃有甜味的水果而不選擇吃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普林斯頓大學的Bart Hoebel教授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給小白鼠喂食高糖分的食物,小白鼠的腦部會顯示出對糖的化學依賴反應,如同藥物上癮一般,而且同樣的實驗人類對糖分的反應也相同。研究結(jié)果顯示,并不是糖本身造成了化學依賴上癮,而是和別的上癮藥物相似,糖分刺激了腦部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
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jīng)遞質(zhì)(neurotransmitter)在以給人帶來愉悅感為主要作用的腦獎賞機制中起到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它就像大腦的一個按鈕,只要按下就會激發(fā)讓人會感覺開心的腦化學物質(zhì)。
除此之外,多巴胺也參與到其他的一些腦功能,例如把人的短期記憶傳遞,通過海馬回讓它變?yōu)殚L期記憶。人在吃甜食所刺激的多巴胺分泌會給大腦帶來開心愉悅的感受,在大腦獎賞機制的作用下,將會刺激人去重復會帶來相同愉悅感受的行為,在這樣不斷重復的行為過程中,我們的記憶不斷被增強。(猛然想到這就是為什么從前自己吃德芙巧克力只要一開盒子就簡直停不下來。。。。ORZ)
然而很有意思的點在于,人在吃蛋白質(zhì)或者其他事物的時候,大腦并不會有很多愉悅化學反應的產(chǎn)生,所以糖是很獨特的大腦開心的源泉。
還值得提及的一點是對于一個孩子,糖果往往是一些特殊時刻才有的享受。比如做完作業(yè)的獎勵,比如過年,節(jié)假日出游,拜訪親友等等。僅這一點就讓吃糖果這件事情對于孩子來說有一種獨特的儀式感。這種節(jié)日或者特定事件激發(fā)的特殊感覺與甜食激發(fā)的愉悅感混合在一起,會更加增強人的記憶。
一盒麥麗素,一包跳跳糖,或者一盒奧利奧曲奇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或許不再是“盛宴?!钡?,在偶爾重溫一下兒時被當做寶貝的這些糖果和食物卻會意想不到的釋放記憶的寶盆,讓人重新回到那個情景,感受濃濃的溫暖與懷舊。
不久前和爸媽來看我,給我?guī)Я撕芏辔倚r候喜歡的零食,而且燒了很多的家常菜,每一個零食后面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菜里都充滿了濃濃的家鄉(xiāng)的味道。母親做菜時會放很多辣椒,雖然身體已經(jīng)被異地漂泊多年調(diào)教的無法接受辣,但感覺這樣香辣的菜比我們在外面吃的山珍海味都要美味太多,想來飲食的習慣確實如同個人性格一般刻入了人的骨子里,又哪會因為漂泊四方而隨意改變。
寫到這里,找了好多自己兒時吃過的糖果照片列在下面分享給大家,這些給我?guī)頊嘏洃浀男×闶常?strong>你也有吃過嗎?歡迎留言告訴我。
Reference
Food and memory. (2015, ). Retrieved from http://harvardpress.typepad.com/hup_publicity/2012/05/food-and-memory-john-allen.html
Orchant, R. (2013, July 18). What’s the First thing you remember eating? Huffington Post. Retrieved from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07/17/food-memories_n_3612932.html
Why certain smells trigger positive memories. (2012, May 1). Retrieved January 28, 2016, from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cutting-edge-leadership/201205/why-certain-smells-trigger-positive-memories
Why sense of smells can trigger strong memories. (2013, October 21). Retrieved January 28, 2016, from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15/08/06/smells-trigger-memories.aspx
沒吃過這些糖 千萬別說你擁有童年 | 即時新聞 | 20140828 | 蘋果日報. Retrieved January 28, 2016, from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828/45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