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像我這樣,注冊個簡書,想要在上面分享文章,但看看別人寫的文章后就把寫文的念頭拋之腦后,時不時地想起來,又一如既往地放棄。我在2019年2月20日注冊了簡書,到現在已經三年五個多月了,這個間隔,別人懷個哪吒都生出來能跑能跳了,我的創作欄還是空空如也。
八月的第一天,我的創作激情又來了,但左思右想不知道寫啥,生怕老毛病拖延癥又犯,索性復盤一下自己遲遲寫不出來文章的原因。
一、缺乏寫作任務的督促,隨性而寫,隨性而棄。
創作的激情萬丈高,腦子里充斥著各種畫面,野心勃勃地想要把他們都用文字表現出來,可是一打開文檔就像浪到海灘,消失得無影無蹤。文檔一片空白,我的腦子也一片空白,哆哆嗦嗦地敲下三兩字,又哆哆嗦嗦地刪除兩三字,最后只能無奈地寬慰自己今天沒有靈感,下次再寫。也曾嘗試先把靈感記錄下來,但形成文字后再看就是昨日黃花,沒有了最初的興趣。不知道寫啥那就不寫了吧,寫文嘛,最重要的是自己開心,反正也不需要交差,何必為難自己。在這樣的心理下,我的放棄有了借口,很心安理得。
二、完美主義作怪,一句話反復研磨。
有時候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背負著寫經典巨作的使命,不然為什么每寫幾句話我就要從頭讀完一遍再寫下一句?遇到覺得不好的地方就會一直在那糾結,不把它寫滿意它會像個影子一樣時刻出現在我的腦里,嚴重影響創作的熱情。逐句逐段反復研磨讓我很疲憊,常常寫到一半就跑去休息,再在手機這個小妖精的誘惑下寫文什么的早就不記得了,廢文率相當高。
三、羞于展示,想要變厲害了才寫文。
還沒動筆之前,說實話,我已經把它如何簽約如何出版如何為人所知想好了。在想入非非方面就是這么牛逼。但同時也深知一書成名天下知非易事,起碼寫作基本功要過關,要比別人寫的好。然后就跑去看別人寫的文,越看越自愧不如,尤其某些文特別精彩卻仍然無人問津讓我大受打擊。這么牛逼的文都沒啥市場,我寫得像狗屎一樣的東西豈不是貽笑大方?算了算了,先去學習學習變厲害了再來寫,然后學習是不可能學習的,寫作的事又被擱置了。
今天總算寫出來了這第一篇,雖未足千字但也花費了很長時間,希望以此為開始,布置個日更任務,讓堅持成為習慣,改掉寫作的毛病,越寫越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