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個熱門的頭條新聞,引起大家廣泛關注。講的是一個知名企業的HR,在人員招聘環節優先考慮985等名校學生,對普通大學畢業生存在“偏見”。
(如果還沒看過視頻的吃瓜群眾可以先點擊鏈接了解一下,再讀本文)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大多紛紛留言指責HR刻薄、嘴毒、以偏概全;或者為追求節目效果作秀等等,對于她的言論我們首先不置可否,古人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她的話雖難聽點,直白點,殘酷點,但其實真正職場的殘酷,是多少涉世未深、尚未畢業的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不能想象的。
筆者本科的專業就是HR,非985.211高校畢業,但是去年尚未畢業就能順利進入國內知名國企上市公司從事管理學相關的重要工作,可以說是實力和運氣的雙重因素吧。我以一個在職場摸爬滾打快兩年的淺薄資歷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四求職黨,大五跳槽黨或者迷茫者簡單指點迷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為什么985高校的人一定比一般高校的優秀?
我們不能認為普通高校里沒有優秀人才,也不能承認的是985.211高校里都是優秀人才,這都太片面了。但是真實的情況確是普通高校的優秀人才比例可能為10%,那么985.211高校的優秀人才比例可能就是50%(甚至更高)。那么HR為什么不從50%優秀人才中優中選優,干什么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10%的優秀人才中“矮子里面拔將軍”。名校畢業生不僅僅有身份光環,而且他們中間產生優秀人才的幾率遠高于一般高校這是不可厚非的!
二、企業為什么要錄用你。
各位廣大網友和求職者,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你如果是HR或者老板,你會不會聘用現在的自己?”或者另一種表達“你如果是異性,你會不會喜歡現在的自己,會不會和現在的自己談朋友?”
大學四年有的人拿了無數獎學金;有的人當了幾年班干部、學生會干部;有的人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獲得幾十張獎狀;有的人一路過關考級拿證,考取了鑲金的職業相關證書;有的人旅游了半個中國或者看了幾百本課外書籍;還有的人看了四年韓劇、打了四年游戲、談了幾場戀愛……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么產生的,屏幕前的讀者都沒有的可能做了其中一種,有的可能兼顧其中幾種,如果連一條都沒有的你的大學是不是太蒼白了!
無論怎樣四年后開始找工作時,有些人腦子里“一清二白”,簡歷上“空空如也”,卻幻想著一定要進大公司,拿高工資,就問你一句憑什么,為什么?天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公司是你家開的,還是你爸是李剛?你是老板或者HR會不會聘用自己?企業不養閑人,企業招你是為了讓你解決問題,如果你不能為領導或企業解決問題帶來績效和效益,那么你本身就是問題!
三、招聘中HR的職場“潛規則”!
筆者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真實的經歷曾經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個非211.985高校的畢業生,在成都參加了西南地區京東管培生“京鷹會”的面試,雖然沒能被錄取,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才來到現在的公司。回想我能進面試的原因不過于是大學期間參加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曾獲得省級金獎,國家級銅獎的經歷吧。
雖然視頻中的HR十分無情的講出了職場的殘酷,但是話糟理不糟,總比莫名其妙、稀里糊涂的為什么你的簡歷總是被淘汰,投了那么多網申和雙選會你總是收不到面試通知和offer強吧?其實很多公司在網申環節就會把四六級沒過,大學有掛科,記點排名過低,沒有拿過獎學金,沒有當過班干部或者學生會干部,沒有取得相關資格證書,非985或者211畢業等等的人系統自動篩選,可能那些簡歷連見HR的資格都沒有。相反有些簡歷會自動脫穎而出,大學拿過國家獎學金,獲得過市級以上獎狀,取得行業資格證書,通過四六級口語考試或者托福雅思,成績績點名列前茅等等這類的人,并不是說他們真的比你優秀,但至少可以證明在某些方面比你優秀,而且很可能就是企業需要的方面。況且這種計算機操作很簡單,改一下程序就可以節約很多HR的時間和精力,更快速找到合適人才。
四、普通高校畢業生該怎么辦?
那么現在這種情況該怎么辦,每一年都是最難就業季,每一年都有大量的競爭者,還有歷年留存下來的求職者,求職路漫漫其修遠兮,你需要上下而求索。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開始該看書的看書,該考證的考證,該過級的過級,該考研的考研!不要等到大學畢業才后悔,不要等到找不到工作又怪社會黑暗,職場殘酷;更不要看了微博上HR的真心話就罵別人尖酸刻薄、不講人情,真話往往就是很難聽,現實往往更殘酷!當你足夠優秀自然有人欣賞你,當你足夠值錢自然有企業愿意花錢請你。一定不要:雄心萬丈,死在床上,晚上在夢里拼搏奮斗,早晨起床后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一句話:天道酬勤,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祝大家都可以找到理想心儀的工作,前程似錦,鵬程萬里~
(無論是未來將要進入職場的新人,還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亦或是像畢業一年及以上的老臘肉學長一樣,都可以和我留言互動分享學習工作經驗與經歷,求職困惑等,只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今天的職場新人就是明天的職場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