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林語堂先生說,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稱心”并非消極無奈,而是一種人到中年后的豁達與智慧。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
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就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胸襟寬廣,是淡定從容的處世哲學。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不設置太玄的目標,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非分之財。可能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但也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償。”
? ? ?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讓我們珍惜擁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以求通達明智、沉浮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