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這5個月實習經歷的一次總結,有吐槽,有自省,也希望這能夠成為人生的新起點
從3月份實習到現在7月底,這是每個人都不會遺忘的畢業季。散伙飯,憶過去,談理想,展未來,氣氛充斥著歡笑和感動。在那個時刻大家似乎都心懷大志,分享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點滴,為同學們描繪自己所將會從事的崗位,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仿佛就要在這桌人真正踏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啟篇章。可能有人不覺想到“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然CEO不好當,白富美HOLD不住,人生巔峰也只能在夢里想想。大家其實都只是為了那第一份所謂好工作。
之前的實習經歷
當代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會去一些地方實習,希望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來換取一些經驗和知識,從而彌補大學和工作崗位之間的間隙。我也不例外,從大一就開始實習(當時可能叫打工更合適),去過銀行賣理財、裝過POS機、當過電話客服,體驗了很多坑爹的公司和社會的現實。直到大四那年,考慮畢業后工作的事情時,第一想到的是做程序員(計算機專業出來初期大部分如此),隨后來到了一家手游發行公司實習。在這期間每天與我“說話”最多的就是代碼,斷斷續續經(jian)過(chi)了5個月的洗禮,技術逐漸達到崗位的要求,主管也對我期望有加,年終還抽中了現金獎勵,眼看著offer已經在手,我卻放棄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Stories實習
過完春節,機緣巧合之下到了煤老板這兒,在來之前我所了解到的孵化器是和創始人打交道的“二房東”。開始我對這樣一個似乎不善言辭(被他表面所欺騙)的人感到十分陌生,環顧四周坐滿了人,心想:哎喲,似乎好多項目的樣子。然后被告知目前孵化器只有他一個人而且也是今天第一天開始做,連品牌名字都還沒想好。當時我就感覺是上了賊船有木有,但轉念一想可以看到一家孵化器從頭做起,也許可以更好的來理解整個行業情況,到真正開業的時候已經對崗位輕車熟路。我記得做的第一份任務是做4個藝術類APP的項目研究,做了大概一周的時間,也是那個時候接觸了簡書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平臺。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在逐漸成型,陸續來來去去了幾個兼職的女孩子,接觸了很多老板以前的同事(感謝MC姐姐每次帶吃的來),也打出了公司的品牌和Slogan。我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可以接觸到很多最新的創業公司和資深的行業玩家,并期待每個工作日所帶給我的驚喜。在5月份公司全職+兼職的人數增加到了8個,從行政到產品、研究、推廣一切都隨著計劃推進,6月官網上線,7月博客上線,Office Hour專欄上線。
以下是吐槽(不是重點,可跳過)
轉眼7月就快要過去,那份人生的第一份勞動合同依舊沒有音訊,回家的路上同事經常和我開玩笑說:“你覺得老板會給我們多少工資?”我笑笑說:“ 平均水平吧。”她講了很多身邊朋友同學的例子告訴我要樂觀點,總不會比誰誰誰少多少吧。也許是漫長的等待和過高的期待,今天終于迎來了這次關鍵的單獨約談,然而過程比我想象中的要短許多,在聽到那個數字之后說實話是有些失望甚至有點凌亂,確實到了平均水平(去年的)。
自省
干這點活值不值這點工資我無法去評估,老板也一定是與專業顧問咨詢之后決定的。在這些日子里通過梅老板的引導,凡事都會多去思考一些背后的意義,也學會了去寫一些文章來沉淀所思考的內容,在這之前我做夢也不會想到我會在幾個月里寫那么多篇文章(曾經憋作文困難戶)。
但我知道的是還遠沒有修煉到家,人脈?幾乎沒有;運營經驗?5個月實習;投資?從沒參加過投資決策;好項目敏感度?不研究成百上千個項目似乎都不好意思說這事。這些無不是一個做孵化器的所需要的屬性,口口聲聲說我熱愛這份工作,可是完全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5個月的時間確實熟悉了環境熟悉了工作熟悉的人,同時**自我也在一天天膨脹,卻逐漸遺忘了當時是初心——跟著煤老板更好的修煉自己,未來可以做好孵化器。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我們常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而現在我想說:“不是現實太殘酷,是沒有去好好實現理想。”創業公司最關鍵的是人,其次是一些其他要素,孵化器也是一家創業公司,只有真正做好自己,實現目標,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還年輕,后面的路長著呢。起初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然后看到@生椒牛肉 的一篇《年輕不叫資本,年輕還好學才叫資本》啟發很大,其實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可我們往往會被一些帶有自我安慰性質的語句所蒙蔽,并不是社會太黑暗,競爭太激烈,而是我不敢去直面困難,面對現實,活在自己的想象當中。
世界很大,夢想很遠,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心態要好,目標要小,所有人都能一天天變好。
寫給過去的自己——年少輕狂
寫給現在的自己——勿忘初心
寫給未來的自己——永不停歇
寫給正在看的你——你若盛開,清風自來